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松江一中“争做‘四有’好教师”案例征集评选结果揭晓

松江一中“争做‘四有’好教师”案例征集评选结果揭晓



作者:佚名    转贴自:教师发展中心


    为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专业扎实、业务精湛的现象级教师,学校面向“华雯”培养计划青年教师,于近期举办了“争做‘四有’好教师”案例征集活动。案例包含两大主题(二选一):我身边的“四有”好教师、我和于漪老师的故事。经过专家评选,共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6篇。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沙辉、何晓燕、朱贝妮
二等奖
吴伊敏、薛鹿敏、赵丹丹、张姝萌、杨斯佳、徐艳
三等奖
刘露霞、王怡晶、朱俊声、丁志豪、杨伊凡、李意捷
 
祝贺以上获奖教师!
 
附一等奖案例
理想信念——支撑教师成长的最强动力
松江一中 沙辉
 
导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国外新鲜事物和思想的涌入,各种崇洋媚外,认为“国外的空气都是香甜的”之人层出不穷。社会上,享乐之风,投机之风盛行,“摔倒老人要不要扶”竟然成为一大难题。学校中的年轻学生,攀比之气,浮夸之态,脆弱之心比比皆是,就连部分教师也忘记教书育人的初心。伴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人民的理想信念问题愈发显得突出!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承着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教师思想的塌方所造成的的严重后果不言而喻。
    于漪——一个震撼中国现代教育的名字。她没有显赫的出身,没有留洋的背景,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却在6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不断突破,如星星之火,焕出燎原之势。她用“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来总结自己的一生。
    观看于漪老师的生平和讲话之后,我不禁思索,是什么支撑于漪老师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不懈努力、孜孜以求,创出中国当代教育的一大奇迹?
故事:
    于漪老师出生于1929年,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在人生最美好的前20年,她却和祖国一起经历着最黑暗的动荡,尤其是15岁时父亲早逝,母亲孤身一人支撑这个家,身为长女的于漪老师早早地历经生活的苦难。在国破家亡的童年,民族的苦难,使于漪老师明白“没有国,就没有家”。新中国的成立,天安门前“红太阳”那声庄严的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深深地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正是这样的经历,使一个平凡的教师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牢牢结合,做一个教师,就应该为国家培养下一代;做一个教师,就应该培养好每一个学生;做一个教师,就应该培养出能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
    近年来,习主席不断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今年,国内重拾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人”的光辉事迹,他们在-30℃的冰天雪地中,穿着单衣布鞋,拿着“万国造”,与陆海空三位一体的公认地表最强军队亮刺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群最可爱的人也有割舍不下的亲人,但在出发前,他们就没想过活着回来。因为他们身后就是祖国,祖国已经经历了百年的沧桑苦难,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化成一座座冰雕,也不让敌人前进一步!
正是有了“为了祖国,奉献一切”的家国情怀,有了“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理想信念,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精神,才能支撑老一代的人栉风沐雨,创造一次又一次的奇迹。
    犹记得于漪老师在大学毕业之后,先教了8年历史,当组织要求她转教语文时,于漪老师开始是犹豫的,当组织问她“你是不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她没有二话接下了。犹记得当于漪老师已经是耀眼的一线教师之时,组织安排她当二师校长,于漪老师又犹豫了,当组织再次问她“你是不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她没有二话又接下了。于漪老师的犹豫,是对自己能不能胜任的犹豫,但当组织需要,人民需要时,她郑重接过。无论多么复杂的任务,她都以最大的精力投入其中,完美地完成党和国家的每一项任务。
反思:
    回首自己这30年的过往经历,尤其是走向社会之后,面临过数不尽的选择。每次选择都是对自己内心理想信念的拷问,面对拷问,我犹豫过,踌躇过,随波逐流过,随意过……
    究其原因仍然是理想信念不够清晰明确,在生活的苟且与梦想的率真之间反复横跳,做不到问心无愧,走不出坦荡磊落,说不出掷地有声。
正式迈入教师行业已经一年多时间了,如果加上准备时间,已经三年时间。在初入教师职业时,对教师职业有象牙塔一般的憧憬,宁静的校园,青春洋溢的学子,清风拂过树叶的婆娑,绿草探出新泥的清香,绿茵场上挥洒的汗水,行人道上清脆的问好……以为远离社会的喧嚣,从此便是30年如一日的简单平淡。然而做了正式的教师,才发现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比预料中的艰难一万倍,尤其是一名没有语言天赋的非师范生。
    做一名教师,只要学科知识掌握的好不就成功一大半了吗,剩下的细枝末节还不是有手就行?不,我错了,错的体无完肤。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不是简单的一。首先需要备好课,写好教案。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背景、学生情况、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等,还分简案、详案,还可以根据个人风格适当改变。对一个没什么书写教案经验的新教师来说,光是三维目标的动词用法就已经需要琢磨许久。学会了教案的格式,上课把知识点捋一遍不就可以了吗?不,学生这么容易能够学会,怎么会有分化与不及格?要让自己的课堂风趣幽默,使学生感兴趣,愿意学,学得快,又是一门大学问。同时,现在的教室黑板中间都有大屏幕,每节课都需要准备PPT,如何将PPT设计得大方优雅,与课堂内容、板书设计相辅相成又成了摆在我面前的难题。除了教学,还需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尤其是年轻教师,过于亲昵则失威严,过于严肃则失“民心”。此外,在学校还需要处理好和领导、同事的关系,参加各种教师会议与培训,填写各种材料与表格……好不容易熬过第一年见习教师,成为一名正式教师,仍然选择教上一年执教的高一年级,这下总可以躺平了吧?我错了,又错的皮开肉绽。是的,我选择了班主任,成了一班之主,由于在班级遇到争议时,要求以我的决定为准,班级学生亲切的喊我“沙皇”。表面威风凛凛,实际上是学生、家长、任课老师、学校领导的“公仆”,每天手机时不时来几条消息,有问学生成绩状态的家长,有忘带作业的学生,有“告状”的任课老师,有传达各种事物的领导,还有其他千奇百怪的要求。
    以上种种只是进入教师这一年多以来,遇到困难的冰山一角。以前有人和我说,与人打交道是最麻烦的,我不以为然,现在体会颇深。而教师每年都会需要与许许多多新的人群打交道,这些人后面还能牵扯出一个个家庭。作为教师,身上责任之重,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也许,你要问我,后悔入教师这个行业吗?我的回答是不后悔。
    虽然,我并没有于漪老师这么伟大,我不是党员,也没有经历过国破家亡的刻骨铭心,没有在教师这个行业中获得巨大的荣誉与成就。但我始终铭记自己是一名教师,一名传授知识、教人认识自然宇宙、了解历史社会的教师,通过我的努力,我的学生成长了,未来的花朵在我的浇灌下终将盛开。在成就一个个年轻生命的同时,我自身也在飞速成长。通过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听其他老师的课,观看空中课堂,我对高中生物学科的重难点知识了解的更加清楚了,对教案的书写越发熟练了,对课堂上的起承转合越发得心应手了,对PPT的制作也有一定心得了,与学生打交道逐渐进退自如了,与领导同事沟通越发自然通融了。没有成为教师,我才是圈养在栅栏里的羊羔。
    于漪老师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是伟大,她可以以此严格要求自己,牺牲个人的利益。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我没有这么伟大,仅仅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便是我全部的信念。我希望能够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让他们学的轻松愉快,自身也能够不断成长。当我老了,眼前能够映出几张动人的笑脸,带着数不尽的羁绊,是何等的满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是在理想信念支持下,于漪老师才能坚实地踏出每一步,做一个大写的人,立于学子面前,焕发出如此耀眼的人格魅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理想信念武装自己,未来的我也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大写的教师!
 
十载耕耘,润物无声
松江一中 何晓燕
导语:丁元忠老师是我入职以来的带教师父,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上一直给予我耐心、细心地指导。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很幸运可以和师父一起继续并肩奋战高二。习总书记曾在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勉励广大师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在与丁老师共事的日子里,我作为徒弟,看到了他身上体现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他,就是我身边的“四有”好教师。
(一)四有好教师的理想信念
   习总书记说,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2021年6月,我见证了丁老师成为预备党员。听老同事们说,他从3年前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开始,每个月坚持写思想汇报,直至各种材料齐全,今年6月才顺利转正。在党支部大会上,他手提布袋,不急不慢地进入会场,猜想他应该是中午吃过午饭,到班级面批作业,又从教室赶来。随后,支部大会正式开始,只见他一丝不苟、诚恳真挚地捧着入党申请书,表达自己入党的决心和信念。在大会通过表决顺利成为预备党员之后,他略显激动,但还是迅速调整好情绪,控制语速,积极表态。他的临场应变和语言组织能力是让人赞叹的,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铺陈渲染,话语前后是那样严密,逻辑性强。
    我常常在想,这应该是与他十年如一日的思考习惯分不开的。
    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曾这样解读数学理性: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尊重事实,不感情用事;思辨分析,不混淆是非;严禁推进,不违背逻辑。作为数学人,时时刻刻让自己用理性思维去洞察事物,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他把数学人的理性与严谨带进了生活,让这种理性思维成为习惯,成为为人出世恪守的准则。
(二)四有好教师的道德情操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每一次,当我听完丁老师的课回到办公室,他总会问我,今天讲的哪里还要改进的地方?这是一位有14载教龄的经验教师,还曾在区级、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需要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丫头给他的课提点什么建议?
    显然,他没有只把我当徒弟,而是作为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共同体,给予一个入职不久的年轻人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他平和谦逊,从不端着架子,总是用最委婉地方式指出我的不足,恰当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每一次,我外出听课回来,他总是会问我今天听了什么课?又学到了什么?还会向我借来相关材料和听课笔记,勤勉认真地仔细研读。不得不说,工作十多年,依然留有那股书生气和钻研求学的劲头,让人为之动容。我也总是愿意和他讨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哪怕对他而言,这些问题早已得到答案。他说,相互讨论中可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时还能获得新的教学启示和灵感。他是善于向他人学习的,哪怕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徒弟,也可以看到身上的闪光点。
    我也常常在反思自己,如果我能以这样的姿态去对待学生,用最温柔的方式指出学生学习上的不足和改进之处,是不是也能让学生积极地做出改变?
    毕淑敏曾说,风不能把阳光打败。一个人穿着皮大衣走在路上,风和太阳打赌,看谁能先让这个人脱下皮大衣。风说,看我的,让我把他的大衣吹下来,结果,风鼓足腮帮子,吹了好久,那人却把大衣越裹越紧;太阳笑了笑,就从乌云背后跑了出来,暖暖地照在路人身上,不一会,那人就脱下大衣。
    教育,应该把阳光洒向学生,少一些狂风骤雨般的苛责质问,多一些追本溯源的原因探究,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即使学富五车,却从不咄咄逼人,面对学生的问题却依然可以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或许才是一个师者的境界。
(三)四有好教师的扎实学识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在学徒的日子里,我会从旁观者的视角,关注师父在课前、课堂、课后的言行举止。每次上课之前,丁老师总会手写一份简短的教案,记录自己的预设和上课流程,问题的引入、呈现的形式、要点的顺序,没有那么详细齐全,但是一目了然,将自己本节课的核心与思路全都写下来,然后在课堂上,把教案扔在一旁,有组织、有层次地开展教学,所有内容都了然于胸。
    有一次,我无意间翻开他手中的练习册,发现竟然全是空白,不禁疑惑。原来他每次发给学生的学案和作业都单独做在纸上,待到习题课的时候,就拿着空白的学案和作业集讲题,以此检验自己本节课是否准备充分。长此以往,所有的内容全部都装在脑中,不需要低头看教参,看教案,而是将一切都铭记于心,在课上娓娓道来。
    每个学期,我至少要听丁老师10节以上的课,刚入职时每个星期几乎天天都要听一节课,上好课就去听课,批好作业就去听课,没课的时候就去听课。令我惊讶地是,这些课每一节都像连续剧一样,基本都是一气呵成,没有一句是晦涩难懂的,也没有一句是画蛇添足的。他的课堂,常常让人有一种重读高中的冲动,清楚,语速适中,逻辑性强,还没等你回过神来,就已经在无形之中完成了过渡。
    每次听完课下来,我都要带着我在课堂的困惑向他讨教,为什么这道例题这样处理?为什么调整了教学顺序?为什么给出了两种解题方法进行对比?为什么在练习的后面增加了变式?……纵使我有无数多的为什么,等待我的永远都会是仔细的聆听,朴实的微笑,和想要的答案。
    渐渐地,从课堂导入,到板书布局,再到课堂语言的表述,例题习题的分析与讲解,我都认真地模仿着,也许只有两分像。但是有句话说,始于模仿,终于创造。我在提炼师父的教学风格的过程中,也在逐渐找寻和定位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进行自我探索。
(四)四有好教师的仁爱之心——同学口中的“阿丁”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记得教师节前后,有很多学生来看他,他不在办公室,在教学楼小房间里埋头批作业;几天前,有曾经的学生来一中应聘面试,追到了办公室,问:“丁元忠老师在不在?或许他已经不记得我,但是我仍然记得他!”。平日里严谨认真、不苟言笑的师父也有可爱的一面,也常常用手机壳上 “你太胖了” 的卡通图案来提醒自己注意饮食。
    学生们亲切地喊他“阿丁”,偶尔会调侃他下课铃声响起时必说的几句话,“作业课代表布置啊;那么本节课的核心素养是……;显然……,有了没有?值日班长!谁是擦黑板的?那么这样一个……届时我们要落实好……”或许,是这些话太深入人心了吧,所以才会让这群学生印象如此深刻。
    记得10月份第3个星期三,课间在和同学们聊天的过程中,我无意中知道了同学们当天正在“闷声”搞的大事情。原来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学生们偷偷给他准备了惊喜,为他买蛋糕,点蜡烛,这也搞得他原本中午进教室答疑的计划落了空,他说自己忙起来都忘了今天是自己生日。当天下午,由于赶去金山中学听课,我没能亲眼目睹那个中午班级里发生的温馨一幕。学生事后和我说,他们订做的蛋糕,是把班级里每个同学的名字做成巧克力片写上去,围在蛋糕上印有“高二(2)班”、“丁老师生日快乐”的白巧克力片的中央,虽然视觉上没有那么精致漂亮,甚至有点朴素,就像他们的班主任一样,但是丁老师开心地给全班每一位同学切了蛋糕,每一个学生都向他道谢。我想,那一刻的丁老师,应该是最幸福的老师吧。
    能做到恩威并施,让学生既怕又爱的老师,一定是严格要求学生、但又能走进学生内心的人,用骨子里的纯粹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批有一批的学生。
    作为年轻的教师,我们有理想有激情有拼劲,但我们缺乏经验,教学理念还有待更新、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专业知识有待拓宽。在师父身上,我正在努力学习三件事,一是把想法落实成具体可操作的行动方案;二是把思考和感悟落笔成文,形成自己的见识;三是让课堂接地气,使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从师父身上看到的,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能感受到他对教学、对课堂的敬畏,认真做好每件事的严谨与专注,这也是所有带教老师们的真实写照。
    此生不悔入此行。希望能够像教师誓词写的那样:我愿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修身立德;为科教兴国,上下求索;为民族复兴,广育英才!
 
于无声处起涟漪
松江一中 朱贝妮
                                                    
【导语】新的时代,对教师队伍也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求。习总书记提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共和国首次颁发“人民教育家”这一国家荣誉称号,于漪作为基础教育界的唯一代表获此殊荣。她的教育事迹和贡献必将永远写在共和国史册上。了解学习于漪先生的事迹,我感触良多,为于漪老师教育事迹感动之余也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
【故事】教育历史上,有这样一位长者,从教近60年,退休近20年,却丝毫没有停止过追求理想教育的歩伐;教育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教师先生,共和国首次颁发她“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教育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唯一代表,作为基础教育界获此殊荣,她的教育事迹和贡献写在了共和国史册上。这个人就是于漪,她以各种方式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影响教育、影响教师、影响学生的人。听着她的事迹,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一股油然而生的使命感似涟漪一般在心里慢慢扩散,激起层层波浪。
【反思】
    于漪老师的教育故事有许多,但共同点都在于每一件事都是最真实的日程写照。我敬佩于漪老师为一代代的孩子奠定了他们的人生之路。面对于漪老师的信仰,我敬佩她文化与身心打成一片,“领会他们的心路历程,领会他们生命的光辉”;面对于漪老师的精神,我感动她“鼓足生命的风帆,孜孜不倦地追求,顺境不自傲,受挫更刚强,有使不完的劲”,它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我一步步更加踏实、坚定地走在自己的教育之路上。
面对自身,坚守高度自觉的使命与信仰
   于先生念兹在兹的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她把“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当做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始终不变的精神追求。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文学文化滋养生命、丰富生命、提升生命的境界。教育信仰由此而坚定,而纯粹。
    结合自己的工作,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自己的使命感。当代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身为教师,站在教育学生的第一战线,就应肩扛教育好学生的责任,并将其当做自己终身追求的使命。多研读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自己内心充满强大的能量。多研读教育专著,了解自己面对的高中生特点,联系社会发展现状,及时进行反思,引领学生往真、善、美方向发展。
    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我要不断学习传统文化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据时代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要努力做一个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思想的优秀教师。将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指导好每一位学生。
面对成长,坚守以德育人敏而好学
    于漪先生在教育过程中,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生,教学环境。面对习惯不好的学生,她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问题,明确不好习惯产生的原因,并帮助学生改正恶习、形成良好习惯。让每一位学生,基于自身的条件,尽可能地往好处发展,最大化的发光发热,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有用的一份子。于漪先生说:“我的学生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他们都是家庭的宝贝、国家的宝贝,我当教师,要把他们当宝贝一样来教育。不求他们能显赫,但一定要成为社会的好公民,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于漪先生还有一句名言:知心才能教心。学生处在变化发展中,要不断研究学生成长中的三个世界即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心灵世界。
    教育教学的实践工作中我积极运用于漪老师的“育人”大目标来“教书”,“教书”要为“育人”服务的思想,我也尝试在用“有教育性的教学”,赋予学生知识、能力以灵魂、以意义,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也正是这种“奠定以所有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文精神的实践基础”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体会了一把“教育没有选择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认识学生的个体特殊性,只有拨动了每个学生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让学生的“人的生命体本身也蕴含着全面发展的潜能”,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潜能变成发展的现实”。这是我从中悟到的于漪老师的“知心才能教心”。
面对学生,坚守育人初心实践育人根本
    于漪老师说,“没有一个职业像教师那样意义非凡”。为师者,要在成长中守护一份育人初心,从“以德立身”、“以德立德”理念出发,公正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以育人为主,潜移默化般用心影响学生。教书要先育人,把事件放在整个人生中来考虑,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孩子,从一言一行感染学生,鼓励学生,润物无声般用情点燃孩子的心灵。学会爱孩子,学会让孩子爱自己,培养孩子爱的能力;学会公平公正、细微有心、尽力有恒;学会用心守住一间温馨教室,让学生健康成长,阳光自信。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给予学生积极暗示,帮助他们建立人生自信。
    日常教学生活中,我更要学习于漪的“仁爱”精神,爱护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人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老师的存在应当如黑夜里的微光,只需陪伴学生走过他人生中最崎岖的那段行程。加里宁曾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高中生而言,成人世界的大门就在眼前,未来的蓝图也正缓缓展开。因此,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的学生而言,精神的引领,三观的塑造,尤为重要。而身为青年教师的我,拥有和他们相仿年龄和经历的我,更要做到想学生之想,忧学生所忧,尽可能地感同身受,在他们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里,与他们相伴同行,一起成长!
面对发展,与时俱进勇立时代潮头
    于漪老师说,“没有教师,人就不能成才;没有教育,社会就会一片黑暗。”她指出,教师的崇高职责就是在学生心灵深处滴灌生命之魂。教师要成为新时代的思想者,要按照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来努力。要做“四有”好老师,关键在于内心的深度觉醒,把自己的命运前途与国家的命运前途、老百姓的命运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旦觉醒,人就会变得聪明起来,就会站在比较高的地方思考问题,而且心中总是有一团火,有旺盛的经久不衰的内驱力”。
    做了一辈子教师的于漪先生,一辈子行走在努力修炼、锻造学识与人格的路上。于漪的人格魅力很大程度源于思想的魅力。她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迎着时代的东风,在工作生活中,我也要不断学习传统文化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据时代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要努力做一个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思想的优秀教师。将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指导好每一位学生。
    让我们“走进孩子的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跟孩子有共同的语言”,有“为师的大爱大德大情怀”,培养“国家未来的希望,每个家庭的希望”。让我们同舟畅游教学路,蓄志共圆教育梦,助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汪国真曾在《热爱生命》中说道,“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也想说,既然选择了教育,便只顾守住初心,砥砺前行!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