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物理学科德育实践——松江一中和华师大三附中高中物理工作室联合研修活动纪实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物理学科德育实践——松江一中和华师大三附中高中物理工作室联合研修活动纪实



作者:物理教研组    转贴自:物理教研组


   

    2021年12月22日下午,松江一中和华师大三附中高中物理研修活动在松江一中顺利开展。参与活动的有上海市特级教师陆丁龙、华师大三附中物理教师代表,还有上海市特级教师沈志辉老师领衔的高中物理学科德育课题组成员、松江一中物理组教师代表。活动由物理教研组长倪菊兰老师主持。
    活动主要由“课堂实践”和“研修交流”二大板块组成。
    第一环节由我校林锦文老师开设了一节主题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2)之超重和失重》的公开课。林老师采用“天宫授课”作为引子,既很好提升学习物理的兴趣,又适时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二环节中,正高级教师沈志辉老师首先做了题为《高中物理学科德育实施研究》的讲座。沈老师从学科德育研究的“缘起、经历和启发”入手,基于课例解读了“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物理学科德育实践的要素、路径和策略。
    研修活动中,林老师对所授《超重与失重》也进行了说课,分享了课前的准备、课中的感受、课后的收获和反思。随后两校教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在上海市空中课堂所授相同主题的许健老师率先进行了分享,其余老师也一一畅所欲言。
    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原金山区进修学院副院长陆丁龙老师做点评指导,他指出本节课很好的实现了物理课堂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教学设计较好遵循了学生认知规律,体现了基于观察与实验,进行推理和论证的学科属性,也很好见证了信息技术赋能物理教学等;当然他也指出在课堂实施方面还需走进学生、取舍资源、深度教学,更好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本次专题研修活动持续近两个多小时,但与会者普遍反馈时间一晃而过、收获颇多,期待团队成员在今后的物理学科德育的实践中持续深入研究,聚焦学科育人,实现立德树人。


作者:物理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