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生命与挫折

生命与挫折



作者:孙小红    转贴自: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倘若可以在模拟人生的游戏中设定一个属于你的主人公,我们很可能不假思索地就赋予“他”最强的体魄,最俊美的外貌身形以及最闪耀的才华,并期待“他”在虚拟世界中承受最小的伤害,享受最美好的胜利。但是,虚拟的不是真实的。即使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美好与安宁,上帝也免不了给我们开几个或大或小的玩笑,而我们把这玩笑称为——挫败。
   周国平老师曾说过: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没有被挫败压倒本身就是一种光荣。心理课上,高一第一堂心理课,我们谈过“幸福”这一主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一个似乎大家都想躲开却总绕不开的挫败。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在遇到晓得挫折后就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在遇到很大的人生磨难后依然生活的兴致勃勃。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思维方式其实会改变我们对待艰难险阻的态度。
   斯坦福大学德威克教授看来,区别在于人们的思维模式。他认为存在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
   拥有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的人,将乐于接受挑战,并积极地去扩展自己的能力,而这也是未来发展最需要具备的能力。
   而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拥有的就是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有着固定思维的人们往往害怕失败,担心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聪明、比较笨,因而拒绝接受挑战、面对困难,由此他们的发展潜力会受到限制。
    大家可以将自行修正后的成长型思维的格言贴在书桌前激励自己。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抗挫折能力。提升自己的挫折商。挫折商是美国职业培训大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它是一个人面对挫折,摆脱困境,超越失败的能力。斯托茨认为,挫折商有四个因素:控制、归因、延伸和耐力。
 
 控制
   控制,是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觉得自己能够控制局势。控制感高的人,即便面临重大的挫折,仍然相信自己能控制局势,当别人都以为“大势已去”的时候,高控制感的人总能透过种种消极因素,看到积极的、自己可以做主的地方,决不轻言放弃。当然,这份控制感一定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会随着一个人在不断尝试超越自我的历程中累积,逐渐让我们对自己的能力更有把握,遇事也更加笃定、冷静。
 
 
 归因
    当挫折发生了,我们要分析挫折发生的原因,这就是归因,也是九宫格活动中“原因分析”的部分。
挫折必然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但进行外部归因经常于事无补,因为我们最能左右的是我们自己。高挫折商的人会有积极负责感,认为应该为改善这一局面而负责。但是,高责任感并不代表忽略外部原因。在归因时,只有做到客观理性的同时看到内部外部的各项因素,才能既不严厉攻击自己,也不一股脑儿把锅全扔给环境,最终把着力点放在可以努力改进的地方。
 
 延伸
    所谓“延伸”是指我们是否会自动将一个挫折的挫败感延伸到其他方面,也就是非理性信念中的灾难化。而最大的延伸,是因为某一方面的挫折而全面否定自己。
   老师知道青春期的你们在寻找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十分在意外界的评价。每个人在这个生命阶段,需要学习的一个生命主题是将挫折感控制在特定的挫折事件上,而非因为它对自己的个人价值进行怀疑。
   作为心理老师,常有会听到这样的话“感觉别人都比我强”,老师想说大家可能都忽略了,能踏实认真地做好眼下的每一件小事,能甘于平凡地守住自己的坚持也是一种伟大和超越。既然挫败感不应被延伸,那么如果一点一滴的踏实感能够积累,我们也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耐力
    我们的人生本就在波动之中。而高耐力就是把逆境以及导致逆境的原因看成是暂时的,秉持这种态度将会使我们的精力更加旺盛,更善于保持乐观主义精神,也增加了采取积极行动的可能。
当我们能够用理性去思考忍耐的究竟是什么,是否值得忍耐,是提高耐力的第一步。写到这里,不由让我联想到知乎热门文章“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有些苦,可以通过娱乐来自我麻痹,是眼前伸手可得的欢愉和快感;而另一些苦,却是延迟满足感的精进过程,短时间内看不到进步。因而,这两者的忍耐看似是相当痛苦,但前者只是习惯了重复,也不想被痛苦锤醒,是人想待在“舒适区”的惯性。而后者却是主动的坚持,其意义全然不同。斯托茨认为的耐力并不是委曲求全的忍耐,而是富有智慧的忍耐,是建立在洞察力、希望和乐观主义之上的。
    痛苦的确使人深刻,挫败使人成长,老师并非想要美化苦难和逆境。没有人会主动期盼着上帝的这些玩笑,但起码现在我们知道这份挫败不是只有一个人有,人人都有可能碰到,而且我们可以有人一同分担、一同陪伴;同时,被历练过地勇敢的心一定会更懂得如何去珍惜我们拥有的,如何去创造我们想要的未来。
 

作者:孙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