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松江一中在第35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喜获佳绩!

松江一中在第35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喜获佳绩!



作者:杨健    转贴自:课程教学中心


    4月12日,第35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审问辩在线上落下帷幕。我校学生在这项上海市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青少年科技类赛事中表现突出,共获得成果类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0项。此外,我校还获得创意类二等奖2项,“知识产权小达人”等专项奖12项。在本届比赛中我校获奖总数列上海市所有高中第10名,进入终评数列上海市所有高中第16名,排名再创新高。
我校近三届上海市青少年科创大赛成绩汇总
2018第33届
2019第34届
2020第35届
入围终评
获奖总数
入围终评
获奖总数
入围终评
获奖总数
2项
27项
2项
48项
4项
40项
全市第22名
全市第21名
全市第24名
全市第11名
全市第16名
全市第10名

终评作品展示

(1)

    高二(10)班 薛琴文:“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这句名言贯彻了我整个参赛的心灵路程,放心大胆地去思考,去行动,创新的宗旨不就是这样,想出新颖又很有价值的点。其实,科技创新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断做实验虽然很枯燥,但可以把自己一个简单的想法发展到可以运作的实物,再到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些便利,内心也是很满足。我的心态从一开始参赛的紧张,到一步步晋级的激动,到一点点放平,每次的答辩都当作一次历练,让我能够更自信地说出我想表达的内容,能走到这步,非常感谢辅导老师,也非常感谢自己能坚持到底。
(2)
    高二(1)班 黄晶虹:这次科创大赛使我获益匪浅。其一,获得了剪辑视频等新技能。其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实践出真知的内涵。其三,现实意义与前瞻性是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还记得第一次去秀南街,那天飘着小雨,街上也没什么人,只觉得当地衰颓没落。今年再去的时候,街口以及街外已换上了新貌。我注意到了屋檐瓦片精妙的排布设计、檐下或柴草或木条的铺设、墙壁上年代已久的青砖、旧时颇具特色的门结构还有尤为突出的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倘若仅凭一次考察体验,我终究体会不到当地风情以及更深入的情况,也难以真正结合现实做出有效思考。最后,感谢过程中给予我帮助与启发的每一个人。
    高二(2)班 张佳雯:非常开心也非常惊讶,首次参加上海市科创大赛便获得了一等奖,那么久的努力终于有了一个不错的结果。我和我的搭档几次在假期抽空从浦东和青浦前往秀南街进行实地勘察;从秀南街的历史到现今的历史发展,通过不同的途径查阅了许多资料;论文撰写、项目申报,这过程中我们都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也几度想要放弃,但是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老师也是不断地指点我们,我们也才能走了下来,才有了现在的成绩。希望未来,我们能做出更好的成绩。
(3)
    高二(10)班 钟家俊:对于获奖的过程和等待,我应该是最惊心动魄的那一位了吧。在答辩的时候,两个知识型的回答错误,还被专家直接说你这不太行啊。当时差点哭出来,以为一等奖肯定是没了,难受了一整天,想想之前花那么多精力做出来的视频就这样白费了,更难受了。没想到还是获得了一等奖,虽然在答辩发挥的不是很出色,但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视频也很精美,我想也许是因为这个把我救回了一等奖吧,所以不管怎么样,只要付出了,总会有回报的。即便没有获得一等奖,也许我会难受很多天,但正如杨健老师所说的:退一万步就算没获得一等奖,进终评也是难得的体验,总有收获的。整个过程的确给了我不一样的体验。
(4)
    高一(10)班 何思恒:这次科创大赛获奖,非常惊喜。有句话说的好:有付出就有回报。我和我的伙伴每周六都会用一整个下午来讨论实验过程并撰写课题报告,定期还要前往高校进行实验和汇报,申报期间更是忙得不亦乐乎。虽然,高一的时间异常宝贵,但我们还是舍得花力气好好对待、用心付出,因为我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其实,拿不拿奖没那么重要,关键是有着一份投入与付出,有着一股持之以恒的精神,有着一颗全身心投入的热情,这就足够了。
    高一(10)班 赵宇涛:很惊喜首次参加上海市科创大赛便获奖。说实话,我们从参加课题研究开始到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从撰写论文和课件到网上申报过程,并没有任何预设一定要拿奖。因为我们的初心是“经历比结果更值得,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事实证明一路走来,我们收获良多。收获之一:无欲则刚,做任何事兴趣是第一源动力;收获之二:坚持不懈,研究的过程故事很多,唯有坚持者胜;收获之三:合力无穷,感恩常在,课题的研究得益于合作,更离不开老师的耐心指点、离不开家长的悉心培养、离不开同伴的分工合作。相信未来,我们会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类活动,去锻造我们对科技创新的执着精神和对未来的无限追求。
 
指导教师感言
    朱涛老师:科技创新大赛贵在参与,我们既要注重比赛结果,可也不要太在意结果,要把它当作一种有兴趣的大型师生互学活动,在活动中享受快乐,享受我们的成长与发展。众所周知,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更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更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科创对我们必不可少,且意义重大。作为松一学子,其实你们有很多奇思妙想,只要你们学着积极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坚持,你也可以像科创大赛获奖者一样学以致用、造福社会,一样收获成功与喜悦!
    李清梅老师:“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工纯始自然”,这是古人“论诗”的经验之谈,意为作诗不易,唯有千锤百炼,功夫纯熟,才能达到浑然天成之境界。同样,科技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坎坷和艰辛的过程。从课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再到实验过程,到最后的数据分析结果讨论,每一环节能坚持下来都是非常不容易。所以,参加比赛的每个学生都是很优秀,你们收获的远远不止实验的数据和结论。
对学生而言,想成为科学工作者的孩子,通过参加这个比赛,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对于不想成为科学家的孩子,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让他们在生活中保持科学的态度,同样重要。很有幸,我能和学生一起参加这个比赛,跟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去尝试创造,去感受做科研的苦乐。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去攀岩科学的这座高峰。
    郭永馨老师:首先要祝贺本次大赛获奖的几组同学,在本次大赛中,他们的付出终于获得了满意的回报,而在此过程中的磨砺与心酸也只有他们自己才最清楚。黄晶虹和张佳雯两位同学的课题为一中的同学们提供了社科类科研论文成功的范例,她们用有价值的课题立意、逻辑清晰的研究报告和脚踏实地的研究过程,在科创大赛中脱颖而出,取得的成绩不仅会助力高考,也会助力她们之后的科研之路。也希望有志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同学们能够从她们的成功中收获鼓励,在社科类研究的路上再创辉煌。
 
获奖作品汇总
项目名称
第一作者
第二作者
获奖等第
辅导教师
基于TEC的车载食品保温保鲜箱
薛琴文
一等奖
朱涛
漫步仓城一隅——以秀南古街为例看出百年古街的延续状态
黄晶虹
张佳雯
一等奖
郭永馨
氟锡化钾含锰离子纳米发光材料
钟家俊
一等奖
朱涛
中国锷弄蝶族生物地理学研究
何思恒
赵宇涛
二等奖
李清梅
光电催化技术降解染料废水
陆静
二等奖
朱涛
基于SEEBECK效应的空调外机排出气体发电系统研究
沈婧怡
二等奖
朱涛
解决封闭教室空气质量问题的自动化识别装置
庄新怡
张佳莹
二等奖
朱涛
基于雨滴轨迹分析的晾衣回收装置设计
沈杨
程希
二等奖
朱涛
寻找舌瓣鼠尾草中最“公正”的管家基因
孙洁
二等奖
李清梅
用植物细胞做合成生物学工厂
顾思蕾
二等奖
李清梅
上海市昆秀湖湿地水鸟介导的休眠卵的体内传播
陆诗雨
三等奖
李清梅
丰容对圈养南美貘行为的影响研究
俞昕妍
刘阳
三等奖
李清梅
对超声波驱蚊装置有效性的探究
高薛彦
三等奖
朱涛
一维/二维纳米复合材料的构筑及电催化应用研究
顾晨旭
三等奖
朱涛
基于压电膜落点反馈式的网球拍甜点区训练装置
顾毅鸿
李嘉琦
三等奖
朱涛
夜间汽车远光灯的安全调整系统设计
沈祎荻
高薛彦
三等奖
朱涛
基于分布式压力传感器的智能分流红绿灯
徐浩
高子麟
三等奖
朱涛
基于半导体制冷的玩偶服降温改造方案
姚舒妍
三等奖
朱涛
基于fluent热学分析多材料的塑胶跑道除水研究
张挺
吴思怡
姚舒妍
三等奖
朱涛
电动汽车自动泊车系统研究
赵淑宁
三等奖
朱涛
野外便携式温差发电急救箱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卓尚言
三等奖
朱涛
输电线铝基材料表面防冰疏水结构的制备
项云杰
三等奖
朱涛
纳米 TiO2光催化材料及其应用
赵画
三等奖
朱涛
高温裂解法制备YAG:Ce3+纳米晶
朱晔
三等奖
朱涛
抗菌绿魔的设计与制作
邹媛
三等奖
朱涛
叶片背后的奥秘——舌瓣鼠尾草花青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冯芊芊
三等奖
李清梅
MYB转录因子与黄酮合成酶基因启动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钱琨
三等奖
李清梅
加巴喷丁对于小鼠炎性疼痛的镇痛作用
TAKAKURA YUKI
陈昱瑶
三等奖
朱涛
运动对小鼠肿瘤影响
范佳雨
殷欣慧
三等奖
朱涛
酒精对小白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朱兆洁
顾毅鸿
三等奖
朱涛
甘薯嫁接砧木材料表型筛选
冯成
三等奖
李清梅
基于纳米孔测序的物种鉴定
顾辰
三等奖
李清梅
鼠尾草自交、异交和杂交后代生活力比较研究
顾思源
三等奖
李清梅
西佘山植物资源本底调查
姜宏鑫
张欣瑒
三等奖
李清梅
空气凤梨滞尘适应性形态研究
孙俊伟
三等奖
李清梅
辰山植物园红楠的亲子鉴定
吴思怡
三等奖
李清梅
利用离体叶片“再生术”破译黄芩素的代谢奥秘
徐君宝
三等奖
李清梅
印度荷花别样红
张佳维
三等奖
李清梅
东佘山植物资源本底调查
张锦鸿
王泽睿
三等奖
李清梅
面对胁迫环境的智慧——药用植物丹参在防御逆境过程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张静
三等奖
李清梅
 
 
    近年来,我校在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海市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评选、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高中生科普英语竞赛等重大科技赛事中屡获佳绩,这背后离不开校长室的正确领导,离不开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优秀科技教师队伍。
    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培育,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正越发彰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科技教育将在学校“全面提升学生在校生活质量”的改革立意和“知识为基、见识为重、胆识为核”培养思路引领下,锐意进取、勇攀高峰,为将我校早日建成创新力勃发的上海市一流高中而不断奋进。
 

作者: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