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徐震时

徐震时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徐震时

我校1957年毕业。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国画家,摄影家,19381月生,上海市松江人,毕业于松江一中、浙江美院,在美院期间,师从潘天寿、方增先,中国出版协会年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美协年画艺委会常务副主任。获“共和国60年突出贡献人物”、“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传承人”、“联合国中华文化传播大使”、“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编《新编芥子园画传》国画丛书、《中国扇子艺术精品集》、《毛泽东主席经典影相集》、《书画扶贫功在千秋书画集》等。

附:

徐震时印象

费水弟

在当代中国的绘画界,没有人不知道潘天寿和程十发这两位大师,在今天中国的书坛,也没有人不知道原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而这三个人,都与本文的主人公——徐震时先生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正是这种特殊的关系,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成就了他富有传奇的艺术生涯。

1960年,22岁的徐震时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央美术学院,以下简称浙美)国画系。这是潘天寿先生就任浙美院长后招收的第一届国画系学生,仅有十余名学员。而执教的老师,除了院长潘天寿,还有陆俨少、方增先、吴茀之等著名画家。潘天寿院长还听取了陆俨少先生“好的老师教低年级”的建议,亲自担任了一年级的授课老师。如此好的学习环境,可谓是得天独厚,为徐震时先生的绘画艺术道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能让徐震时走上这条艺术道路的关键,则源自于程十发先生了。程、徐两家,原是街坊邻居。程家住在马路桥中山中路富家弄的东侧,而徐家住在中山中路富家弄的对面,两家隔路相望。程家三代行医,但到了第三代,程十发的父亲在他7岁时就早年英逝,靠母亲行医持家。徐家经营糖坊,因此两家来往密切。徐震时的父亲为人淳朴,乐于助人,程家凡有重活都去伸手相助,从而深得程母喜欢,认作义子。到徐震时4岁时,21岁的程十发已在上海滩小有名气,举办过个人画展。他回到家里,看到小震时长得圆胖可爱,招人喜欢,便有心栽培,也过继认作义子。因此,程、徐两家又是两代干亲。到了徐震时懂事后,程十发在家里画画,小震时便在一旁观看,听程先生讲画中的故事,培养他绘画的兴趣,为他后来考入浙美起到了启蒙作用。

然而,1965年从浙美毕业后,徐震时先生没有走上专业画家的道路,而是分配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以下简称人美)从事编辑工作。正是进入人美,他遇到了工作上的兄长和生活中的挚友沈鹏先生。从最初的编辑,到后来的编辑室主任,一直到后来的人美编审,沈鹏先生一路扶植栽培,关爱有加。同时,通过两人的接触和交流,他从沈鹏的书法艺术中汲取了大量的艺术养份,丰富了他绘画的表现手法。一个书法、一个绘画,两人经常合作,成为了人美的两绝。

人生的经历,有许多说不清的玄机,正如中国的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进了人美,徐震时先生虽然不能从事专业的绘画研究和创作,但给了他另一样更为丰富的人生经历。

1971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出版《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画册,他与摄影家萧顺权接受了这一任务。经过4个月的紧张工作,终于完成了摄影和编辑工作。由此,他开始涉足摄影,也与摄影结了缘。

1978年,人美决定为蒋兆和、李可染、唐云、李苦禅等当时最著名的15位画家出版专辑和画册,并由徐震时先生承担图片的翻拍任务。这一次的锻炼和任务的出色完成,让出版社发现了他有高超的摄影潜质,参与一起工作的好多人还以为他是位摄影家呢。

1979年,经中央批准,中日两国合作出版《中国的旅行》丛书,并由人美与日本讲谈社共同采访摄影和编辑出版。徐震时作为中方摄影家负责采访摄影工作。这次采访摄影,不仅近距离地接触到了中国最具代表的文物、建筑等人文艺术。同时实地走访了长江三峡,成昆铁路沿线、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真正地体验了一次“行万里路,摄千卷影”的壮举。

1980年,人美和香港三联书店及西藏自治区文联合作,编辑出版世界上第一本介绍西藏风情的大型摄影画册《西藏》。他和中国摄影家萧顺权、香港摄影家杨凡赴藏联合采访。1982年中、英、日文版大型画册《西藏》正式出版,成为中国向世界介绍西藏的第一个宣传画册,西藏也因《西藏》而更被世人所关注。

1981年,中日再次合作出版《诗人李白》、《诗人杜甫》游踪彩色文库丛书。徐震时先生又一次踏上了万里征途。他根据李白、杜甫诗篇中涉及的山川、古道、寺庙、故居等寻踪拍摄,历时11个月,跨越13个省市120多个城市,除李白出生地吉尔吉斯(属唐时的碎叶)外,几乎踏遍了诗人经历的全部足迹,从而留下了上万张照片和千余幅途中速写。回忆这段经历,他曾感慨地说:“是对古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境界的一次实践和升华,提高了我的文学修养。”

正是这样的经历和成就,徐震时先生最先不是以绘画出名,而是以一个摄影家的身份活跃在中国的艺术舞台。1993年,他当选为中国出版协会摄影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艺术是相通的。作为一名绘画的爱好者和科班高材生,徐震时先生并没有因为职业的改变而放弃了对绘画的热爱和追求,反而在从事编辑工作中拓展了视野,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启迪和感悟,为他的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正如沈鹏先生所言:“徐震时兄之中国画,既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精到,又有老编辑工作者的广泛涉猎,世人识震时者日多,诚宜也。”

年画在中国绘画中有着极强的传统特色,具有很强的绘画个性和广泛的群众性。传统年画由于题材单调和表现方法的工艺化而不登大雅之堂。但徐震时先生凭着敏锐的判断力和自身的专业优势,提出并实践年画的“两个结合”,开创了中国年画新篇章。他提出的第一个结合是将年画与摄影相结合,直接将摄影作品编制为年画条屏。舞台剧照、盆景艺术、园林名胜、山川风光兼可入画。那些年,摄影年画成为了美术的一块主阵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红灯记》等摄影年画走进了百姓的千家万户。由徐震时先生本人直接创作的摄影年画达千余幅,不少作品的连续印发数超过百万张。为那个缺少色彩的年代增添了一缕的光亮和生机。他提出的第二个结合是年画与国画相结合。1993年,他与沈鹏先生合作的“凌波仙子”(徐震时画、沈鹏书,为全国获奖作品,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运用国画的手法来创作年画,使年画走出来工艺画的困境。

2008年,他与赵幼华合作创作的大型年画“草原之春”可以说是中国年画的一个里程碑。站在这幅高达1.35米的画卷面前,周总理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犹如亲临现场,感受到总理的慈爱之情。在探索和实践中,徐震时先生还编著了《现代年画》、《大陆年画新宠》等著作,为推动中国年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35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年画艺委会成立,徐震时当选为常务副主任。2001年,又获得第六届全国“年画事业贡献奖”和“年画特殊贡献奖”。

当然,在徐震时先生的心中,国画永远是他的最爱。

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徐老的国画,既源自于他深入生活,足迹踏遍祖国各地的阅历,也得益于他善于观察、用心体会事物神韵的细腻。前面提到过的那幅“凌波仙子”,画面上看似众花怒放,但创作这幅画的原型却只有一盆水仙。1983年,他的一名福州学生来京时带了十颗漳州水仙头。徐老师留了三颗养在盆中,不久生长出美丽的花朵,引起了他的关注,萌生了画水仙的念头。但一盆水仙画面十分单调。但在反复观察中发现,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视觉韵味。于是他索性把它们排列在一个画面上。用同一盆水仙,表现出如此多姿生动的艺术效果,我把这种创作方法,称之为“徐氏仙子法”。一次,他在花鸟市场上看到了一种尾巴特长,体态丰满的金鱼。在反复观察后突然联想到书法上点和撇、捺的三种笔法,回家后马上提笔一试,果然效果极佳。寥寥数笔,将金鱼的形态和在水中的欢快生动而又简炼地展现在洁白的宣纸上。有位名家说过,徐震时的鱼在中国国画史上也应该成为一个经典。

翻开徐震时先生的画集,他的人物画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就是程十发的味道极浓,传神、简练、生动。一次,在看他作画时,徐先生拿起笔来首先是极其认真地画上人物的眼睛,然后,就非常随意而洒脱地画出人的全貌以及背景要素。当时我就纳闷,自古就有画龙点睛之说。眼睛应该是在最后点出的,而徐老却反其道而行之。当我问及这个问题时,他说:“这就是程十发老先生的画法。程老当年教他画画时说,人是画的中心,而眼睛是人的核心。国画的要义在于神聚而形散,人物的眼睛是一幅画的传神之笔,就像一篇文章的标题,标题做准做精了,其他的就自然而成。”此刻我恍然大悟。看来许多东西是在书本上难以学到的,也许这就叫“师承”。

从人美的工作岗位退下以后,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他最为喜欢的国画事业,绘画艺术日臻成熟,正如方增先先生对他的评价所说:“震时勤奋好学,由于出版工作的需要,又由于摄影上的兴趣,他跑遍全国,走过很多名山大川,他把见识和心得发之于笔底,使他在绘画上取得可喜的成绩。他的花鸟、山水、人物都画得十分生动有致,富有诗意。浑厚、华滋,乃水墨之道的最高境界,近几年,震时的画有长足的进步,很高兴我现在看到他已接触到这种境界。”

 

在进行中国画的创作和探索的同时,徐老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积极开展文化慈善事业和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19957月,为庆祝中泰建交20周年,他在曼谷举办“徐震时中国画展”,引起了国际文艺界的关注。沈鹏先生称赞道“一艺多能,传统之光”。

199710月,他筹划举办全国首届“功在千秋书画扶贫大展”,动员全国著名画家捐赠书画,为帮助800万贫困人口脱贫助力。

2015年,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中华文化交流大会同时与范曾、莫言、杨澜等一起,授予他“中华文化突出贡献奖特别金奖”,并当选为“联合国中华文化传播大使”。同年,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出版专访特刊《世界文艺名家—徐震时专辑》,向欧洲人民进行特别推介报道。

2017年,经国家文化部和知名艺术机构共同推荐,被世界艺术学会授予“2017·世界最美艺术大师”荣誉称号,并于欧阳中石、李铎等一起聘为“世界艺术学会常务委员兼艺术顾问”。

 

作为松江的骄子,徐震时先生自22岁离开松江后,虽然长居北京,但对于家乡的这份故土之情,却永藏于心。

1994年,松江举办“上海之根文化旅游节”,他拿出了自己的60余幅精品画作在醉白池举办“徐震时中国画展”,为文化旅游节助阵。随后,正值母校松江一中庆祝建校70周年,把画展移至一中展出,作为向母校献礼。

1995年,松江为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开门引贤,由时任县委书记杜家毫带队到北京邀请松江籍专家名人为松江建设建言献策。徐震时先生欣然赴会,并在讨论会上提出要很好利用松江的文化资源、不断提高松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建议,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肯定。

2004年,我区计划设立“程十发艺术馆”,作为程十发的义子,又是当代著名画家,徐震时先生被聘为“程十发艺术馆”顾问。他不仅为艺术馆的设计和布置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同时,帮助收集和自己捐赠馆藏藏品。2013年,他的一个愿望——在“程十发艺术馆”举办自己的中国画展终于得以实现。在画展揭幕仪式上,他深情地说:“这次画展,是松江区政府对我的关心,也是我向家乡父老所作的一次汇报。”拳拳之心,可见一斑。

松江是祖帖故地,又是江南画乡,每逢回到松江,他总与家乡书法界、美术界人士交流,了解松江书法美术创作的进展情况。他得知我化了十多年时间在研究中国草书的笔画结构,他除表示鼓励和肯定外,还帮助把我的论文和笔顺结构图带到北京,让专门对此有研究专长的沈鹏大师指导。在沈鹏老师和徐震时老师的指点下,我的关于草书笔顺解构的论著出版了,我万分荣幸的是,沈老为此书题了名,徐老为此书写了序。

徐老对家乡的一片深情,更多的是流露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他的画作题材,我粗略估算,以西藏风情为最多,山水风光居二,接下来就是松江情怀了。而我手中的一本“线韵画情”,他的速写画册,其中的“故乡情”篇,不仅每一个画面让家乡人倍感亲切,而画中的许多题跋更让人感概不已,犹如喝上一杯杯陈年老酒,想不醉也难。在这儿不妨撷取几则。

速写“力不从心”:记得我十二、三岁,我继承了浦南东村二伯伯的二亩多地。秋收时节,和父去收割运回松江,船经米市渡内河口,急流湍湍,我体力不支,难以调整船头,险些翻船,为此父亲大怒。

速写“去佘山印象”:上小学时去佘山春游,每人交8角,可买10斤米。因家境困难,不能随船同行,日【然】后步行20里。

速写“地方小吃”:糖芋艿,馄饨担,沿街叫卖,方便群众。

速写“拾田螺”:春耕时节,城乡少年的业余生活。

速写“农忙时节”:松江泖河一带,有的农户田在彼岸,每当农忙,由儿童骑牛渡河送饭。

速写“乡村翠竹”:忆写村后阿琴家居室。

看着画中的景,读着景中的话,那才叫一个“乡愁”了得。故土的泥香,直扑心田。

好在如今科技发达,交通便捷,不再是当年送饭也要“骑牛渡河”。每年的春秋两季,徐老都会携妻子一起回松小住一月半载,领略着家乡的发展和变化。借此机会,也祝愿徐老身体健康,续写艺术新篇章。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