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2018学年第一学期松江一中学生发展中心工作总结

2018学年第一学期松江一中学生发展中心工作总结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2018学年第一学期松江一中学生发展中心工作总结

 

学校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将学校文化活动视作育人的隐性课程、贯彻“两纲”的重要抓手、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审美陶冶、行为规范、成长激励等功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结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给出了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严格的行为规范教育学生,以理想信念的锻造引领学生,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以广泛深入开展的集体活动感召学生,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注重思想引领,打造学生精神基石。

1、政治思想教育始终鲜明。通过持续不断、全方位地教育和引导,按照不同学段学生发展的需求设计理想信念教育,由面到点的对不同发展需求强化分类引导,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引领工作:201812,面向全体学生,每学期由结对党员教师走进相应班级讲授特殊党课——“学习语录 青春飞扬”,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美丽中国梦”宣传教育;201810-12,面向思想积极进步的同学开展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团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基本国情的专题教育,引导学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学期中各班级以班级(团支部)特色建设为推进,以创建校级行为规范示范特色班为抓手,彰显团队建设的活力和特色。

2、主题仪式教育不断加强。坚持用和新教师管引领教育,贯穿结合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方面,采取多种方式、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持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青少年增进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2018年我校传承品牌,认真举行高一年级的南京爱国主义教育、高二年级的绍兴文化活动,通过神圣庄严的氛围、内容丰富的活动和意义深远的庆典,擦亮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日子。

3、理论结合实践更加生动。2018年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我校带领优秀学生代表奔赴释放改革开放初始动力和实践起点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及“中国四大名亭”之首的琅琊山醉翁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通过“读书·行路”的载体更是将理论指导转化为“移动党课”,开设到革命老区、文化场所,使学生在琅琊山的山水之乐、小岗村的改革开拓之情和醉翁亭的文化之味构成的“良性教育场”感召下增强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二、以行为规范要求为基点,确立育德目标,培育学生自治能力。

1、目标分级,设立专题。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分年级育德目标——高一年级:了解和实践基本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待人礼仪,即做一个具有公民素养的“大方的人”,高二年级:打好将来形成高尚人品的基础,即做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大气的人”,高三年级:打好学生将来成为创新人才、杰出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品德特征的基础,即做一个具有理想信念的“大写的人”,将班校会、升旗仪式、重要典礼、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了凸显自育育德的行为规范教育系列。

2、自育育德,达成共识。为了增强行为规范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多次研讨,对《松江一中学生手册》中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做了严格的要求,如在校一日常规、学生仪容仪表要求、校内手机使用规定等。以高二7班为示范点,探索校园手机使用的规范和公约。从“1.0”晋升到“2.0”版本,及时总结经验和提出困惑,为校园手机的规范使用提供了实践途径。

3、梯队培养,有的放矢。学校在20188月暑期开展班主任培训班,培训中分年级对德育目标进行了讨论和碰撞,上海市特级教师丁馨(嘉定二中)到校面向全体班主任进行了班级管理实务的专题指导,学生发展中心将日常工作进行梳理,向全体老师发布了《松江一中班主任工作指南1.0》,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规范性和时效性。对于班主任龄0-3岁的班主任组织导师结对,围绕每月德育主题开展主题培训和研讨,自20188月组建团队以来,依托校园内的骨干班主任,共开设5次主题培训,话题围绕家访、家长会、班会课、班级文化建设和环境布置等内容。20191月搭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平台,通过申报和选拔启动了第四期班主任工作室,由顾巧英、闵慧和谷良三个班主任工作室构筑我校班主任队伍的人才高地,激励班主任进一步坚定职业理想和信念,增强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班主任的育人水平。

 

三、以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为导向,繁荣校园文化,搭建多元发展平台。

1、加强组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2018年一中团委以上海市红旗团组织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参与学校治理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党领导下的 “一心双环”的组织格局,并拓展以德育处和校团委为核心和枢纽, 以学生会为学生 “自我服务、 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 以学生社团及年级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为外围手臂延伸,寻求符合学校发展的新型工作机制,由党总支带领,德育处和团委指导学生会,年级组衔接自管会和项目指导教师带教项目组的分类指导,打造“互助、互动和互赢”的工作局面。

2、丰富内涵建设,彰显社团特色。社团课纳入高考综合素质评价拓展课模块后,一中的社团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努力成为生涯起步、职业起航、研究创新的有效平台。继孵育上海市明星社团拙金篆刻社,201811月校放歌合唱团、飞扬健美操舞蹈社、科创社被评为松江区明星社团,学生自主社团也陆续出炉。校园社团在一中开放、多远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不断成长。

3、拓展活动广度,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松江一中在搭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发展平台中问计于学生,项目招标活动通过金点子投稿、团队招募、可行性方案的答辩到最终活动的组织推进,成功举办了新生体验活动、校园柚子节、语文和体育学科节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承担了策划者、组织者或参与者不同的角色,个性化成长和多元需求得到满足,不仅学生收获了点滴成长的喜悦,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是拾得火花碰撞的惊喜,所谓教学相长,即使如此。

4、开设生涯教育,导航学生成长方向。我校学生在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规划、志愿的科学填报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引导,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学校把生涯课程与日常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设立了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目标和体系,高一年级完成班主任、家长和学生三个批次关于生涯教育的培训,高一新生完成生涯测试并形成书面报告下发学生。高二年级在学期内进行了专业组别的认知讲座2次。高三年级在结合学生理想大学数据排摸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走进交大医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了解专业、职业体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学会把兴趣转变成学科优势、职业兴趣和事业追求,在选课和选专业方面能够有的放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以志愿服务改革为抓手,创新工作方法,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

上海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将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纳入,目的要引导学生走出学校,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为未来生活工作做准备的能力。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公益劳动),逐渐养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习惯和公益服务意识,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内化为学生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博雅网)丰富学生对社会的参与、体验和了解,内化为社会责任感,(这一部分会体现在个人自我介绍中)。我校2018届毕业生,年级人数357人,高中三年累计服务3264人次,内容覆盖医院导医、少年宫助教、场馆讲解、美化环境、爱心暑托班志愿者、爱心助老等等,合计19630小时志愿服务时数,平均每位学生高中阶段累计志愿服务约55小时,远超于市教委规定的40小时志愿服务达标数。因此,我校学生志愿服务内容丰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助人的同时体验到自身的人生价值,校内外教育的结合,基本实现其育人价值。

 

上海市松江一中

20191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