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松江一中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简介

松江一中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简介



作者:周钢    转贴自:课程教学中心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物地标》
曹萍
    历史是由人来创造的,尽管真正创造人类历史的是人民,但杰出历史人物的在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突出作用不可估量。本课程将从文化历史发展的关键——杰出文化人物出发,探讨这些文化地标人物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从他们身上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探讨中华文化发展的进程,探讨中华文化传统精神的养成,借以探讨中华文化的现实意义及在现实中的生命力。同时,由于这些文化地标人物还具有超凡脱俗的文化品格、精神境界,依然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参照的,从他们身上吸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神营养和学术大道,也对我们未来的生存处事具有积极意义。"地标人物”就是典型人物,就是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关健人物,因此其在中华传统文化史上意义更具代表性。
 
 
《中国传统礼仪》
王静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
   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的影响,其内容深远博大,浩渺无涯。古代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但长期以来,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交融并存的状态,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弃其糟粕,与时偕行,科学利用。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事尚礼则事成。我国传统文化中礼仪规范常被视作人生之本,修身立业之基。而今天我们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文明、不规范现象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们对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所欠缺。这种欠缺不利于当代中国文明社会、公民社会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建设。因此,探讨如何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学习内容包括中国四大传统礼仪,及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礼仪如:手机礼仪、奉茶礼仪、祝寿礼仪、送花礼仪,语言礼仪,节日礼仪等等。
 
 
《探索诗词格律世界》
朱俊声
    闻一多说:“文学创作应该是像戴着镣铐跳舞,镣铐是格律,我们要跟着格律走,却不受其拘束,要戴着镣铐舞出自己的舞步。”通过此次课程,将带领同学们走进诗词格律的世界,鉴赏诗人在格律规则下的“舞蹈”,揭开格律的神秘面纱。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古代文学是一块瑰宝,而唐宋诗词则更是其中的精华。格律则是诗词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仗这些严格的格律规则、凝练的语言技巧筑成了中华诗词之美。诗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绵延千年,至今仍绽放着它们的光芒,甚至在流行音乐的歌词中也依然有受其影响的部分。我们平时在鉴赏诗词的内在意境美之余,也不能忽略了其外在的形式美与音韵美。
 
《家训良言》
朱贝妮
    周杰伦所创作的《听妈妈的话》与《听爸爸的话》两首歌曲,在年轻一代中有着一定的传唱度。自你呱呱坠地,再到牙牙学语,你总是被大人们灌输着要听父母的话,听长辈的话。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便流传着这样一种文化——家训文化。
    当我们回望前人所留下的一句句谆谆教导,一篇篇家训良言,更能领悟到,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重视家教传承。家训典籍,从帝王李世民的《帝范》到名相诸葛亮的《诫子书》,从欧阳修的《示子》到司马光的《训子孙文》,可谓浩如烟海。家训,不仅寄托了一家之长对于子孙后代的殷切希望,更呈现出了文化思想的传承。
    本课程将分为两大板块,先是走近、认识、了解家训文化,然后例举经典家训典籍,进行重点学习研究。期许着大家能对家训文化传统有更深刻的认识,有所突破,有所收获。
 
《诗意人生的典型》
冯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古诗文浩如渊海。优秀的古典诗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典范,更是书写生命的本真,人性的本色。课程选取陶渊明、李白等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的诗歌作品作为主要内容,勾勒诗人的心路历程,分析其思想渊源,品评其诗学成就,赞扬其爱国精神与济世情怀。课程希望引导学生从驰骋的想象、充沛的感情、鲜明的形象、深邃的思想和音乐般的语言中,感受到诗人精神世界与古典诗歌的艺术成就,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与民族文化自信。

作者:周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