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周五下午,高三月考刚刚结束,全体综招班学生齐聚2号楼3楼演讲厅,召开本学期的综招班级学生会议。
会议伊始,沈老师分析了近期综招班上课、自习的情况,同时与我们分享了当天刚出炉的微视频《奋斗》。视频中无论是普通的劳动者还是为科学建设奉献身心的大国工匠,正是他们一代代的奋斗成就了当代的辉煌中国……是啊,只有奋斗的人生才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看完视频的我们着实有些小激动。
接下来,沈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台上的神秘嘉宾,他是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汪飞教授,他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中科院研究所工作,后又出国深造获得了丹麦科技大学的博士后学位。更为神奇的是,他从一名大学期间旁听国际顶尖学术交流的普通学生成长为今天学术交流会的委员,汪飞教授的神奇之路让我们不禁感叹学霸的力量。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光彩熠熠教授竟是来自安徽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农村,汪飞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他从村到镇到乡到市,最后考入中科大的学习历程。令我印象更深刻的是他对自己的高要求和清晰的目标,当他在班内数一数二时,他将眼光放到学校,但当他在学校数一数二十时,他将眼光放到全市,一直鞭策自己前进,从不停止奋斗的脚步。即使是进入大学,他也从未放低要求,四次高数考试都是接近满分的成绩;来到中科院工作后,为了能在实验室里多研究几小时,他宁愿错过班车而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回到住所。这样不怕吃苦的毅力、坚持奋斗的恒力、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令人不禁陷入深思而感到羞愧。而汪飞教授还有着超强的自我规划能力和调整自我的能力。他本打算报考中科大的物理系却被调剂到了机械系,但他没有迷茫而是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兴趣爱好,综合分析各方面原因、进行了理性的选择,最终在机械系取得优异的成绩和科研成果。当他初到丹麦进修时,当地松散安逸的生活使他有些许的放松,但是他能从一年毫无科研成果的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并清楚地明白:自己的竞争力与资本都是要靠奋斗才可以得来。于是他开始沉淀自己的知识力量并不断申请各种科研项目,每天泡在实验室里进行研究,最终在多领域发表了自己的优质论文,成为丹麦科技大学的博士后并回国发展。
可见,深刻的反思以及合理的规划是成功者的必备品质,它引领着我们的每一步前进的方向、让我们正视无效努力,以更优的方式力争心中的目标!祝愿高三的我们在最后的冲刺时间,运用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正如沈老师所说:不是一定要每一分钟都学习,但一定要抓住学习的每一分钟;所以我们要善于规划、合理安排,在精神饱满的奋斗中成就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