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走进松江,走近南京”——高一年级课题研究讲座

“走进松江,走近南京”——高一年级课题研究讲座



作者:高一自管会  姚欣然    转贴自:高一


      或许很多学生包括我在内,都会对“为什么要做小课题研究、怎么做好小课题研究、怎么完善自己的课题”感到困惑。为此,4月7日一早,我们高一年级所有课题组长及各班班长齐聚2号楼三楼演讲厅。聆听关于研究性课题相关辅导讲座,此次会议由年级组沈志辉老师和陈奕汀老师为我们主讲。
      沈老师分享的主题是“让课题助跑你前行”。沈老师谈到了两个话题“为什么要进行小课题研究和当下我们高一学生要研究的方向是什么?”。对于“为什么要做小课题研究”,沈老师指出缘由至少有以下三点:第一是高考新政之“两依据一参考”的要求,通过学生在高中阶段所经历的课题研究等各方面来考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二是自主招生的需求,一流大学更倾向于有课题意识、有课题经历的优秀高中学生;第三是对于成长发展的作用,小课题、大学问,面对高中学生生活中的众多问题,我们都可以养成以课题的方式研究自身学习生活中的诸多问题,逐步提升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更好助推高中学习生活质量更好的提升。
      本届高一学生在高一第一学期就拟定了研究性课题的主题——即持版图走进松江。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即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走近南京,这对于我们深入课题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我们将会通过相互融合,以点延伸,从“走进松江”到“走近南京”。通过对比式研究寻找两者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差异。
      接下来,陈老师为我们解读了主题为“比较研究法”的小课题实施与操作。正如陈老师所说,“碰撞中产生火花”,有对比才会有独到的发现。对比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向:属性、时空、目标。属性即单项和综合,比如比较松江醉白池的门票以及南京某相似景点的门票收取为例,就可以作为单项比较,放入景区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时空即纵向(时间上追溯起源)、和横向。目标即求同和求异,可以选一个作为大方向去寻找研究。同时,陈老师通过对学生课题案例的展示与分析,向在座的各课题小组及班长点明了课题中应注意的点——各个方面的特点、细分和结论的重要性。课题名称应涵盖“对象、范围、内容”,将课题要细化,切入点越小,越利于分析与结论;同时也要加强自身课题的独特性,提升课题价值。对于结论方面,需要做到层层递进,结合数据分析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最终提炼结论。
      最后,临会议尾声,对于此次南京之行的课题实践,教学处孙海东老师也不忘温馨提醒再三:顺延原有的课题,进一步完善“持版图走进松江”,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南京行”的对比式研究。
      南京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虽短,留给同学们的研究性课题实践可能会更有限。我们唯有做好充分准备,储备大量的资料,为“走进松江,走近南京”课题做好铺垫!相信,你今天的悉心付出,三年之后必将收获巨大的回馈,加油吧少年们,GO FIGHTING!


作者:高一自管会  姚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