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探寻松江古建之美

探寻松江古建之美



作者:周钢    转贴自:高一年级


    今天,五月十八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我校高一年级部分同学参加了由松江博物馆主办的“探寻松江古建之美”征文比赛。最后三位同学获得了此次活动的三等奖。

  云间里的那抹余香——高一(8)班孙晨汐
             
     自古以来,松江就是文化与山水融合的一座名镇,这里孕育了令人向往的江南风情。漫步在这座古城里,那一座座蕴含着江南水乡温韵的古建筑,让你感受到云间其博大而精细之美。可谓是云间里的那抹余香。
     当漫步在松江古城时,是否留意过那极富江南风韵的建筑,是否想过那曾经在古人笔下的云间。先不说,松江那自古就有“东起华阳桥,西到跨塘桥”十里商街的繁华,华亭老街上那一幕幕古建筑之影融洽在我们的生活里,一阵阵的古韵融汇在我们的思想中。而当我们再看看那熟悉不过的方塔,有着“近海浮图三十六,怎如方塔最玲珑”的美称,在其边上,自唐宋以来,更是聚集了众多的闻名江南的寺庙。它不仅是伫立在松江镇上那秀丽之塔,它更成为了江南人们精神上的寄托与向往。
     再看看那历经沧桑的云间九峰,不忍有种悲伤之痛感,古迹大多都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崎岖寻古隧,衰草隐寒原。欲读将军事,丰碑只半存;”矣或,甚至是毁在日军的炮火中,江南的那份柔情也在那时变的刚硬起来,民族之荣耻感也应迸发出来。当我们看到那护珠塔斜斜地在九峰之上展现其华夏民族的智慧之光时,佘山修道者塔等寥寥数计的古迹时,是否有感到过江南历史的沧桑?是否有想过这些遗留古迹也正应代表着我们民族崛起的标志?
这些建筑不仅应在我们的视线里,更应在我们的心里感受其内涵。
     除了这些有名建筑的余香,而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细细品味一下云间小桥流水人家风韵的古建筑,更是一种充满着智慧的一抹淡淡余香。你是否发现了那屋檐上高高翘起的屋角,就如龙凤一般象征着云间的繁华,再看看那屋檐的构造,是否发现了那正是符合江南气候多雨潮湿的设计,一方水土不仅仅养育着一方人,更养育着一方的建筑特色,甚至还有那屋檐上一片片瓦片,呈拱形,一片片地铺在屋檐上,自然地成了一个很好的排水系统,这种智慧,与风韵沁满了云间的大街小巷。
云间的这些古建筑更是体现出了温文尔雅的江南人文风情,体现的是一种江南的精神情怀。大书画家董其昌,“乞花场”而闻名却倍受讥评的陈继儒,在他们的身上无不透露出了江南佳人的那份优柔。这种优柔,与温文是渗透在我们的骨子里的,不仅仅是云间的建筑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而有着这样秀丽的特色,这样的特色也融入在我们的精神中,更传达了江南文化的温文尔雅。
     也可以说古建筑就是松江的一道精神屏障,他融会贯通,不仅将江南的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也更将我们的精神生活融汇在其中,更是体现了一方的文化之根。这抹余香有着那么沉厚的意义,但是又充满着无尽的江南柔骨风情,应让这抹余香保留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心里,让他在如今钢筋混泥土的建筑中还能余有着一种美,这种美不仅体现的是江南秀丽的美,更是体现了江南文化精神之美!
 
黄昏古寺——高一(7)班陈文琦
    世间有那么一个古老的地方,在我心中,它历史悠久,是古老文化的代表;它构造独具特色,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环境清幽静雅,是芸芸古寺的楷模。出于仰慕,我于一个初夏的黄昏虔诚地拜访了它——上海最古老、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的伊斯兰教活动场所——云间百合寺。而当我抬起右脚跨过那道高高的门槛的瞬间,我感到了一种神圣和庄严。
    如果说毫无准备就冒然拜访,这将会是一种对其的无礼。于是,在拜访之前我对它的历史进行一番粗浅的了解。
    据康熙十六年《重修真教寺碑记》载,该寺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7年);又据古建筑专家证,寺内最古老的建筑窑殿的确具有元代特征,证明该寺建造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元时,蒙古族部落落兵南下,其后有的在松江定居,士兵中不少是回族穆斯林,为满足做礼拜的需要,建造此寺。时代洪武初年(1368年),朱元璋命名省建立该寺,使回族穆斯林有朝天之所,以笼络回族民众。云间白鹤寺于明永乐初年(1403年)得以扩建,明代中后期又重修几次,明万历年间又重建了礼拜殿,清代至明国年间,又多次修建。
     沙特的麦加为世界伊斯兰教圣地,全世界的穆斯林必须面向麦加礼拜。中国位于麦加之东,故凡中国礼拜寺的主体建筑如窑殿、礼拜殿、邦克楼等建筑皆面东,这样穆斯林礼拜时就背东面西,朝向麦加了。至于寺院出入之门的朝向,并不太重要,云间白鹤寺正门面北即为例子。
     当我置身白鹤寺大门时,门厅上方悬竖“敕建真教寺”几个大字便远远引入入眼帘,给人一种庄严神圣、不可侵犯之感。与门相对有处照壁,嵌着“清妙元真”4个砖篆大字,字迹清雅。我绕过照壁,经过甬道二门,眼前出现蜿蜒的龙墙,在它的东南处是一片陵园,我想这应就是历代松江回民的坟墓吧。视野转回龙墙内部,眼前中展现的是完整的清真寺建筑,伴着余辉,有一种肃穆之感。朝着寺东远远望去,那弯弯拱起的便是砖砌斗拱结构的邦克楼,它是一座融阿拉伯与中国风格与一体的门楼,在全国清真寺建筑中殊为罕见。当我走近它时,它给我一种真实感更加强烈,确实有“有门无楼”的特点,我从拱形门洞入内,看见楼壁内是阿拉伯式砖拱球顶,高约4米,并且墙壁上刻着精细的砖雕和古老经文,具有浓烈的宗教文化气息。同样具有相同意义的还有面朝东的礼拜大殿,属于明代江南木构厅堂式建筑。它是由前殿、后殿两部分组成,两者的使用功能却截然不同。前殿是穆斯林在沐浴之后脱鞋入内进行聚礼朝拜真王的重要场所,是伊斯兰教的圣洁之地,置身于外时,一时间内,仿佛我也是一名虔诚的教徒。古色古香的姿态与玲珑挺秀的邦克楼相对称一条幽静的川廊将前后两殿相接。朝里看殿内有礼拜朝向之凹壁,在外细观后殿,砖拱球顶,三面皆有门,屋顶重檐十字脊,翼角起翘。古朴雄健的姿态,与邦克楼遥相成辉。
     巧妙的空间结构布置,特殊的建筑使用特点,古代中国与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这一切的生动表达已不再受限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框架,它俨然是一种更高境界的精神文化遗产——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恳劳动的精神,我想寺内的一株古桧柏会是最形象的象征亦是最有力的见证人。它已是四百岁的高龄,历尽风霜后依然是卓然挺立,枝繁叶茂,古寺如同其历尽多次翻修,劳动人民也经受重重挫折困难,古寺至今古貌依存,人类文明精神也在代代相传,只可惜一代比一代传得少,一代不如一代珍惜它。想来古寺能够完善保留得益于后人对保护文化遗产觉悟,可人文精神呢?这好比一个人失去了它的灵魂还有什么意义可言,一座古老额建筑失去其本身的内涵,与平凡建筑又有何差别?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种时代的呼唤,传承中华名族精神,这更是新型时代的需求。作为未来新世纪的主人,我们要保根护真,竭尽所能,保护云间白鹤寺文化,将其内涵与精神发扬光大,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啊!走一回古寺,真是意义非凡啊!
 
古韵华庭——高一(9)班武心怡
     母亲常向我提起那座老宅,那座充满她儿时回忆的向阳院。
     老宅原是地主住的,虽不知这大户是何等人物,但听母亲的叙述,总觉得是很富生活情趣的人家。时过境迁,老宅成了普通居民的住宅。院子里有五家住户,母亲家的运气好,住的是偏大的房间。屋前的古式落地窗向外砌出窗沿,若是天好,母亲便与姨妈坐在那儿晒太阳,阳光洒在身前的花园里,夹杂着温暖的气息、幽幽的花香,一片明媚。后来,房子拆了,母亲也搬了家,只留下那甜甜的回忆。她说,倒是院里的那棵腊梅成了老宅最后的延续,见证了老宅故事的开始与结束,然后,它被栽种在方塔园中,一个不知要比老宅久远多少的历史古园。我不喜欢这样的故事结尾,可又觉得只有些许的遗憾才能凸显出美好来。于是乎,我寻去了方塔园。
    方塔园,熟悉且又温暖,那是我儿时最常去的地方,好似我的故园。在方塔前的湖边我拍下过第一张全家福,父亲和母亲笑容满面地蹲着,我站着,双臂搂着他们的脖子,抿着嘴,一脸得瑟。那是真是一个灿烂的春日,我常望着照片这样地想。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再走进方塔园,望着那蔚然方塔,竟忽的觉得这建筑也会养人。儿时虽常去却未曾注意其古色古香,只当这古韵是理所应当的,现时隔几年,这座不曾改变的古园委实给了我焕然一新的视觉冲击。再想来,儿时那个理所应当早已融进了与方塔园有关的回忆里去,受了古韵的熏陶,养成了我这一方安于闲适的心。
     放眼园内熟悉的景物,我唯对那座桥情有独钟,有独特的的构造也有不俗的名字——望仙桥。桥只有简单的一跨。宋时,桥墩面由四块略呈拱形的武康石条并铺而成,后中间两块由花岗石替换。两边墩座石砌,横梁出挑两端雕莲花纹。由于木材腐朽,桥面中间两块石板因没有木梁的支撑而断裂,才换上现在的没有弧度又加厚的石板。但当年安放木肋的桥基榫洞依然存在,仍是古风依旧。河水映倒出桥身与游人的影子,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古时传说,仙人都是“乘鹤来去”,因而站在桥上可以看见乘鹤而来的仙人,故取之名为“望仙桥”。又相传南宋时期有位老翁,天天站在这座桥旁念叨着“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如此年复一年,终于有一只仙鹤停在老翁的面前,而后他便驾鹤远去,不再复返。两个传说,我自是更爱后者,望仙,望仙,倒不如望鹤成仙来的真切,当然这也仅是传说,但这却是望仙桥美的原因。身处一片幽林,用最简洁的美学形式传递古今共同的美好愿望。
     着眼园内陌生的游人,我唯对那座塔念念不忘。砖木结构,九级方形的北宋方塔屹立至今,经历过人世的风雨,愈发显得庄重。虽经过修整,而券门上的月梁,外檐之罗汉枋、撩檐枋也均为宋时原物,保留了一份玲珑多姿。我终是没有爬上过塔顶,只是觉得,在塔前的那片草地上瞻仰就已足够。
至于那棵腊梅,儿时外公曾带我去找过,今是记不清了,后也没再去寻,只当是让那老宅的憾事了了,任它在方塔园中绽放光彩。
       华庭古韵,怎是我一辈小生,说得明道得白呢?
 

 

 


作者:周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