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我校教工“三八”节受表彰

我校教工“三八”节受表彰



作者:站长    转贴自:信息中心


 

我校教工三八节受表彰

近日,市妇联、市教育工会、区总工会、区妇联分别召开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2周年大会,表彰了一批先进组织与个人。我校化学教研组荣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称号,刘尚芬、鲁福力夫妇以及顾桂龙、桑卫红夫妇被评为第三届松江区教育系统比翼双飞模范佳侣,王瑾、侯爱萍夫妇获区教育系统比翼双飞模范佳侣提名奖,寿海澜被评为松江区工会优秀女工干部

 

 

热烈祝贺罗明同志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罗明同志被评为2009——2010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特此祝贺。

 

胸怀大爱  演绎精彩

罗明老师19857月走上教师岗位。二十多年来,她怀着 “一切为学生成长”的大爱之心,用爱和智慧辛勤耕耘在松江一中这方园地。无论是作为教师、德育副校长还是党总支副书记,她都以极大地热情全心投入,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

一、心怀大爱的德育工作者

从教以来,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她始终坚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言传身教、循循善诱,用教师的大爱引领着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2007年任德育副校长后,老师对德育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在学校德育课程设置,尤其是社会实践课程建设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初步形成“四自教育”德育课程体系,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呈现新气象,连续获得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示范校、上海市普教系统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二、求真务实的党务工作者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求真务实是老师的追求。她常常深入群众,利用假日对教职员工进行家访。寒暑假坚持为离退休教师“送清凉”、“送温暖”,送去学校的问候与党的关怀。老师与总支成员一起坚持“五个一”的党建特色,并与时俱进的予以深化,精心设计富有创意的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04年学校成功创建上海市文明单位,并连续蝉联至今。06年校党总支被评为区教育系统优秀党组织;09年,党总支开展的学实活动得到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选为优秀案例刊登于中央党报上。

三、永无止境的学习实践者。

   作为学校班子成员,罗老师努力成为学习型团队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并以先进的理念来引领学校的各项工作。08年罗老师如愿成为上海市双名工程名校长基地的学员,她的乐学好思得到导师的高度评价,096月在广东湛江“品牌学校建设”校长论坛上,罗老师代表上海名校长基地作了德育有效性专题报告,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09年申报的课题《城市化进程中高中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被列为区重点课题;同年她又成功申报了市级课题《生活德育视野下高中生自治治事培养途径的时间研究》(课题中期报告已完成并即将发表);论文《让德育之花盛开在人文的沃土上》于2009年发表于《校长之友》第12期。

 

 

 

比翼双飞模范佳侣刘尚芬、鲁福力

1、生活格言: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知足者人心常乐!

2、夫妇各自基本情况介绍:

刘尚芬(妻)

上海市松江一中历史教研组长,1964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教五级职称,松江区第二届、第三届高中历史学科名师,松江区历届历史学科中心组成员。她思想进步,勇于进取,爱岗敬业,忠于教育事业,为人师表,以德育人。

20079获松江区园丁奖

20089被聘为松江区教育局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

2010.12参加松江区教研组长评课比赛获一等奖;

2007.9被评为松江一中“优秀班主任”

2009.8被评为松江一中“优秀班主任”

20072009所带班级被评为松江一中先进班级;

20116月被评为上海市教教研室举办的中学教师(历史学科)培训者研修班优秀学员。

教科研方面:   

2009.9编制的历史第五分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关于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知识、问题情境探究等被编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导学与测试》中。

2009.3编制的“英美现代化进程概述”被编入《松江区高三教学专题》中;

2007.12撰写的《感真知,激真情,化实效——“两纲”教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浅谈》在松江区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获二等奖;并在松江《课堂教学研究》(2007年第四期)上发表;还收集到松江区教育学会主办的《学海拾贝》2008年优秀教育论文集中;

20091月,编制教学设计《启蒙思想》入选上海教育资源库;

2010.12在松江区教研组长“课堂教学点评”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2011419松江区基于史料探究的学案教学研讨会作《实施学案教学  提高教学实效》主题发言,且该文章于2011523发表在“松江区二期课改专题网”上。

鲁福力(夫)

上海市松江一中政治教研组长,19644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教五级职称,松江区第二届、第三届高中政治学科名师,松江区历届政治学科中心组成员。《当代学生》特约编委,松江一中党总支委员。他上政治课注重政治思维能力的训练,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他的课,理论联系实际,生动鲜活,学生入耳入目,更是入脑入心。

20079月被评为区特色教师;

20099月获上海市园丁奖;

201012月教研组长评课点评比赛获二等奖;

201110月被松江一中党员大会推举未出席松江区教育局党代会代表。

教科研方面: 

《高三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尝试》一文在上海《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上发表(市级);

教案《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参加上海市教学设计获三等奖(市级);

论文《从校园文化的成果看党组织的作用》在《松江教育》2007年第一期上发表(区级);

《如何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动起来》在《课堂教学研究》2008年第二期上发表,并获区三等奖(区级);

2010年《教育和科技》2010年重大时政在《当代学生》发表,并成为其特约编委(市级);

201012月《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在《松江区高三学科学习复习专题》发表(区级);

201111月《关注上海》《教育和科技》2011年重大时政在《当代学生》发表;

20119月编写《思想政治冲A精炼》。

3、婚龄:25

4、刘尚芬和鲁福力主要事迹:

崇高的思想境界。两位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锐意进取、勇挑重担,专心致志于教育事业。

精湛的教育技艺。二人积极投身教改实践,携手共进,教学质量都在区内名列前茅,在市、区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都是区学科名师,都获得过市区校级多项荣誉称号。

甜蜜的爱情家庭。夫妻彼此深爱,尊老爱幼,教子有方,同事邻里和睦,家庭美满幸福。

 

 

王瑾、侯爱萍夫妇事迹介绍

 

侯爱萍、王瑾夫妇是松江区教育系统一对普通教师。侯爱萍,199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高级教师,曾在松江七中担任工会主席、副校长,现任松江仓桥学校副校长;王瑾,1993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高级教师,松江一中数学教师,担任数学教研副组长,区第三届学科名师。

因为教师这个职业,他们相识;因为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他们相恋,然后走进婚姻的殿堂。共同生活十五年来,夫妻二人相濡以沫、互帮互助。生活中,他俩时时为对方着想,主动承担家务照顾孩子,关心照顾双方父母,生活因彼此信任而更温馨,心灵因相互关爱而更贴近。工作上,丈夫关心妻子,是妻子投入工作的精神源泉,鼓励妻子勇挑重担,常年奋战在高三第一线,并担任班主任工作,他的倾力支持让妻子看到了雨后彩虹的美丽与绚烂。而作为妻子的王瑾亦是支持丈夫以事业为重,自己照顾好家庭和孩子,是丈夫甘于奉献的坚强后盾。

一、坚持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师德修养

  侯爱萍夫妇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讲操守,重品行。他俩关心爱护学生,刻苦钻研业务,积极主动承担难度较大的教学任务,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在各自单位师生之中享有较高的威信。

他们不满足于经验,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提高学力,2001-2002年他们双双报名参加区教育局组办的上师大研究生培训班,利用双休日和假期完成了各门课程的学习。他们还积极参加各类和职务、学科有关的培训,诸如骨干班主任、心理辅导师等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

20099月,他们分别拜师于松江一中校长谭海岚和数学特级教师高吉全门下,认真汲取他们先进教书育人的理念,学习他们教育教学管理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忠于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

他们关注国内学科教育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认真阅读和钻研教学有关的学术期刊,做好读书笔记,并把实践经验和理论结合起来,撰写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多个区、校级课题,并顺利结题,结题报告也获得区级教科研评比等第奖。

二、认真钻研,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

侯爱萍夫妇具有扎实的数学基本功,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在教学实践中,他们能够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身体力行地倡导素质教育,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沿。他们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备课要实,课堂要活,记忆要准,作业要精,反思要及时,考试要有效”的原则,坚持课前深入理解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巧妙设计教学方案,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科学安排教学程序,备好每一节课。而上课时,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练准确,生动形象,善于组织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教学深受学生的喜爱,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他们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一直在各自学校同年级中名列前茅。

王瑾老师多年来一直担任高三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在三尺讲台上,她始终勤奋认真,兢兢业业,积极钻研,硕果累累。她所带的B层班级数学成绩在高考中获得较大幅度的提高,而A层班数学成绩更是名列年级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丈夫侯爱萍在背后的默默支持、鼓励加油。而作为妻子亦是全力支持,丈夫侯爱萍除了教学外,还主持教学管理工作,他大胆创新,勇于改革,因为工作需要,侯爱萍先后在松江七中和仓桥学校担任领导工作,每到一所学校,他都管理得井然有序。到仓桥学校3年来,学校成绩从全区底部升到了中游,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与表扬,这其中当然也有妻子的一份功劳。

三、尊重个体,凸显人文关怀,力求科学高效管理

侯爱萍夫妇从教以来,担任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他们责任心强,工作大胆主动细致。能够建立健全班级的规章制度,组建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使班级管理科学有序。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能尊重每个个体,关注思想动态,与学生面对面地谈心,交朋友,解决他们思想上的疑难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地发展。王瑾老师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先进班级,她也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

侯爱萍在班主任、年级组长、政教主任、副校长二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努力汲取教育养分,积聚教育智慧,发挥教育能力。在担任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后,积极落实课程领导力,在校长和教导主任的指导和配合下,制定仓桥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带领全体师生一起认真落实制定好的课程实施方案,推进学校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他抓住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活力课堂和有效课堂理念的落实,切实改变了老师的教育教学观、师生观,跟上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的节奏,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了学校的教学成绩,提升了仓桥学校在社区的声誉,提升了师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品质,帮助师生在教学相长中幸福生活,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踏实努力着。

王瑾老师作为数学教研组副组长和高三数学备课组长,善于协助组长团结带领全组教师,齐心协力,积极进取:她尊重每位组员,充分发挥老、中、青年教师教学特长;她组织开展各项教学研究活动扎实有效;她耐心指导青年教师,让他们尽快成长。

   二十年的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侯爱萍老师,2002年,在区教育系统首届“双十佳”评选活动中,获“十佳青年教师”提名奖;2004年,被评为区教育系统“优秀工会工作者”;王瑾老师,先后在各种教育杂志上发表了各种文章,并获得了一定的奖项;2002年荣获区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2005年被评为松江区新长征突击手、十佳师德标兵;2009年被聘为区第三届学科名师;201012月,在教研组长“评课”比赛中获二等奖。

结婚十五载,他们一路兼程,风雨同舟。作为教师的他们,始终默默地坚守着一方净土,辛勤地耕耘在三尺讲台,用粉笔挥洒着他们的激情,用生命熔铸着他们的崇高,为松江区的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将“爱”渗透到每一件小事上

-------松江一中女工委员寿海澜

松江一中是一所建校一百多年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教职工175人,其中女职工99人,占57%,因此能否调动发挥女教工工作的积极性关系到我校整体的前进与发展。近年来,学校女工组织紧紧依靠领导,努力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从政治、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尊重、关心女职工,生动活泼地开展各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些成绩都离不开学校女工委员寿海澜同志。

寿海澜同志是我校校务办公室的一名普通女职工。自2001年担任学校女工委员以来,在工会女工的事情上是尽心尽力。工作中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爱心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

寿海澜同志清楚的知道要依托学校党组织与工会,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工会领导的指导下才能让女工工作有明确的方向,工作才能上一个台阶。我校近年来正处在创办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阶段,学校为此从硬件和软件上都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理念,教科研工作等等学校在创建的几年中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些都离不开学校女教工作出的贡献。要让女教职工们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首先要从教师形象身心健康做起,教师特别是女教师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是学校的一道风景,学校需要一支有风度有气质,举止优雅,言谈高雅,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在学校党组织的支持下,通过教育局工会领导她请来了礼仪专家作讲座,针对女教工的形象、礼仪、衣着作了一个全面的指导,让女职工受益匪浅。针对近年来我校女职工妇科疾病呈上升趋势,而女教工们对妇科疾病知识的又非常欠缺的情况,区疾控中心医学专家的来校指导,对女职工的一些疑难病症作现场的解答,让女教工们知道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

在区总工会评选的巾帼建功文明岗的工作中,我校化学组荣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的光荣称号,这里面也有寿海澜同志的心血,虽然她不是化学组的成员,但化学组创建区巾帼文明岗到市巾帼文明岗的整个过程她都积极参与,从会议的通知,到先进材料的准备,从同课异构的公开课到PPT汇报的制作,她都全程参与,出谋划策,并利用校园网、校园宣传栏在全校宣传化学组的先进事迹,在学校教职工、各组室之间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寿海澜同志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工作在基层,对基层女教工所盼、所思、所想有深切了解。所以她认为,从事女工工作,首先要从女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抓起,从自身做起。她要求自己完成任务走在前,遇到困难走在前,好人好事做在前,思想工作做在前。用爱心去做好每一件事。

作为女工姐妹的带头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关怀女工的工作生活,对于寿海澜同志来说,是她份内的事。每次有女教工生病住院时,她都会上门看望、探视,为他们带去组织的温暖,积极协调护理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女教工生育她总是第一时间前去探望,指导年轻的妈妈如何育儿如何保养身体,她还经常与女教工聊天交流,听取她们的呼声,女工委就是女教工的娘家,当她们有困难、有意见时都会找她倾诉,通过帮扶、劝导和及时向领导反映,使很多因误解而产生的矛盾都化解于萌芽状态,为单位稳定做出了贡献,真正成为单位与女工的沟通桥梁、女工的贴心人。她说只有成为女教工的亲姐妹、贴心人,才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要做好女工工作,光有积极性、主动性还远远不够,寿海澜一直把提升工会水平、认真抓好女工工作当作一个新课题来对待。因此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素质是她积极倡导的,她积极参加中心学习组的学习,摘抄笔记,撰写心得,并认真学习女工权益等有关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她不贪图享受,注重人品和道德的修炼,不断提高个人修养,脚踏实地工作,忠于职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人要想生活的幸福,安心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寿海澜同志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成家二十年,三世同堂。和睦相处的一家与她良好的个人素养分不开。她孝顺婆婆,尊重丈夫,爱护孩子。生活中难免有摩擦,她深谙相处之道,用善良与感恩的心经营着自己的小家,现在丈夫有自己的事业,女儿考上重点大学,婆婆操持家务安享晚年。她说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以提供给你安全感,让你感受到温暖,幸福美满的家庭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女工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有的只是繁杂锁事,有的只是家长里短,但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与工作,只有将小事做好做实,真心实意,无私奉献将“爱”渗透到每一件小事上,寿海澜同志就是这么做的。


作者: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