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明创建难点问题的提出和碰到的瓶颈问题。
2、实践中破解难题的方法和途径。
3、破解难题的成效和思考。
“和美奋进”引领下的“四自教育”
——上海市松江一中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学校文化是经过全校师生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具有本校独立品格的文化传统,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就具有指导学校办学方向、统一价值观念、引领师生教与学行为的作用,就能凝聚全校力量,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而努力。
松江一中走过了100多年的风雨历程,虽名称历经嬗变,校址历经变迁,但一中精神一以贯之,一中文化也一脉相承。学校之所以能够一次次面对挑战,一次次迎难而上,不断进步,靠的就是“和美”的氛围和“奋进”的精神。近年来,在创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座谈研讨、征文演讲等形式,深入研讨、挖掘、提炼、概括“和美奋进”的内涵。并在全校形成了共识:“和美奋进”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团结和谐、齐心协力”的品格和“自强不息、不断超越”的精神。
“和”,就是干群之间和顺互敬,教师之间和睦互助,学生之间和乐互学,师生之间和谐相长。“美”,就是物我皆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是美的基础,“美”是“和”的升华。
“和美”就是和美治校,和美明德,和美益智,和美健体;就是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这既是我校的客观现实写照,也代表我们更高层次的美好愿景。而“奋进”是达成“和美”境界的精神动力。“和美”为“奋进”凝聚了力量,“奋进”又促进了“和美”的更进一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和美奋进”学校文化的引领下,我们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即“为每一位学生成才打好基础,为每一位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学生要“成才”,教师要“发展”,这就是“奋进”的具体体现;而学校为他们“打好基础”、“搭建平台”,离不开“和美”的支撑。
为了发展”和美奋进”的学校文化,为了践行“两为”的办学理念,我们积极探索实施“四自教育”。所谓“四自”,就是自育育德、自治治事、自学学问、自养养性。
可以说,“四自教育”是“和美奋进”学校文化的生动体现。自育育德、自治治事、自学学问、自养养性,源于我校上世纪四十年代“自信信道、自治治事、自育育人、自卫卫国”的育人要求。她既是优秀学校文化结出的硕果,同时又为深厚的学校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她是对“和美”的有力阐释:由于着眼于育德、治事、学问、养性,有利于学生和谐健康成长;由于强调自育、自治、自学、自养,有利于促进师生、生生关系的和谐美好。而“四自教育”的提出及其内涵的不断丰富、发展,其本身就是“奋进”的产物。
“四自教育”也是“两为”办学理念的具体实践。“四自教育”的目标指向是育德、治事、向学、养性,实施途径是自育、自治、自学、自养,合乎全面、和谐、自主、可持续的育人要求——这正是“为每一位学生成才打好基础”;“四自教育”呼唤一专多能、文理贯通、个性突出的教师,而作为松江一中的教师就是要在“四自教育”中建功立业——这正是“为每一位教师发展搭建平台”。
目前,“四自教育”在我校已深入人心,并初见成效,正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的鲜明特色。
一、构建多元开放的“自育育德”实践平台。“自育育德”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学校开放、多元的德育大平台上主体性地形成自己的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个人道德品德。我们扬弃封闭、单一、僵化的教育模式,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和手段。制订了《松江一中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从社会实践基地、内容、形式、课时安排、组织管理、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设计。采取学校规定项目与学生自选项目相结合的办法,实行学分制。并将社会实践与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相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实践体验,注重寓教于乐,让每一位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平台上“自我设计、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升华感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在亲身实践中得到感悟和升华。
二、完善规范有序的“自治治事”运行机制。“自治治事”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的自理、自律中学会合作与交往,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规范。我们不断健全团委、学生会、年级学生自管会的管理机制,探索团代会、学代会代表的常任制,设立学生校长助理岗位,实行值周班、义工、志愿者服务制度,办好学生电视台和学生刊物,大力发展学生社团,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管理事务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说服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体验中,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进而走向成功,走向成熟。
三、寻求行之有效的“自学学问”行动策略。“自学学问”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制订学习规划、自我督促,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我们坚持在高一新生入学时,就聘请专家指导他们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并在三年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推进使用“学案”,“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能力的重要推手。学生使用“学案”进行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实现学习的有效和高效。广泛开展学生“小老师”活动和自助式的“兵教兵”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和创造性学习。
四、探索丰富多彩的“自养养性”实现途径。“自养养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发展个人的兴趣特长和健康身心。我们注意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正月十五闹元宵、红五月科普·艺术节、书香四溢读书节、中秋赏月吟诗会、“师生同台”迎新春等,一年四季几乎从不间断。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我们努力以“和美奋进”的文化精神激励人,以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熏染人,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陶冶人,以高尚文明的行为引导人,努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高尚情操,使学生在学校这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里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五、注意发挥“四自教育”在教师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四自教育”要靠教师来实施,而“四自”也是教师自身发展、成长的有效途径。于是我们的教师也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学校制定有助于促进其主动发展的教师考核方案。在“红五月科普·艺术节”中设立了教师参与的艺术项目;在“中秋赏月吟诗会”中有教师登台吟诵;在“书香四溢读书节”中教师与学生一道阅读经典;“师生迎新汇演”中教师的节目从不缺席;在“‘读书·行路’文化之旅”中教师的足迹同样踏入琅琊古道、太白楼前、鲁迅祖居、曲水流觞处;今年举办了“松江一中教工世博之年看神州摄影、征文比赛”。一幅幅精美的摄影配上一个个生动的名称,折射出教师们高雅的审美情趣,经专家评选出的162幅优秀作品在校园橱窗展出,呈现了教师的风采。前不久,我们还发起了“教工沙龙”活动。大家自选项目,自由组合,自主开展活动。目前经审批成立的有读书、书法、摄影、瑜珈、排舞、风筝、钓鱼、空竹、篮球、太极拳等13个沙龙,近250人次参与。其中“松江一中一览读书会”下设8个“读书社”,有95人自愿加入。这一系列活动,既注入了育德的内涵,又使广大教师增进了交往,增长了阅历,丰富了体验,提升了修养。不仅获得了施展才干的“奋进”舞台,还营造了“和美”生活的精神家园。
需要指出的是,“自育育德”、“自治治事”、“自学学问”、“自养养性” 其实是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综合作用于学校的育人实践。我们将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让松江一中“和美奋进”学校文化之树根深叶茂,永葆常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