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初中语文课文楹联(对联)赏析

初中语文课文楹联(对联)赏析



作者:楹联社    转贴自:松江一中


                                                      初中语文课文楹联(对联)赏析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赏析: 这是湖南岳阳楼的对联。

上联概括地写岳阳楼的自然景观,登高望远,尽收眼底。

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由眼观的湖山联想到百姓的忧乐,切景切事,抒发爱国情怀。

赏析人:王栋林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赏析: 这是在杭州西湖畔、栖霞山麓岳飞墓阙后面的对联,正对着岳墓。

上联表达对民族忠魂的尊敬爱戴之情。

下联写用白铁铸成的奸臣跪像。当年秦桧等人谋划杀害忠臣,为后人唾骂理所当然,但用来铸像的白铁是无辜的,表达对民族败类的憎恶和唾弃。

赏析人:王栋林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赏析: 这是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衙的对联,是他赴广州查禁鸦片后,在两广总督任上所作。借联来述说自己的胸怀,并以此自勉。全联仅十六字,却气势磅礴,表现了作者磊落的胸襟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赏析人:王栋林

◇◇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赏析: 这是徐渭写的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作者借山海关居高临下之势,写海阔天空、碧水白云之壮丽景色,用海水每天的涨落与浮云的消长,表达人们对传说中的孟姜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千里送寒衣的执着精神的崇敬。

赏析人:王栋林

◇◇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赏析: 上联“物华天宝”是说“人间物产之精美,上天也视为珍宝。”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

下联“人杰天灵”是说“灵异之地必定产生英杰之士。”杰:杰出;灵:特别好。

此对联属复句联,出自唐代王勃《腾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中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之榻。”

赏析人:樊东林

◇◇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赏析: 这幅对联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建人方志敏写的。

上联:奇书,内容精彩,不同一般的书。方志敏同志嗜书如命,经常挑灯夜读,追求革命真理。“三爱”表现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及创建革命根据地的顽强斗争精神。

下联:白梅兰,白梅与兰花。松、竹、梅、兰都不畏严寒,凌寒不凋,栽这四种花木表现他坚贞的情操。

赏析人:樊东林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赏析: 此联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诗句。这两句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边的银色世界。“千里”、“万里”是互文,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对联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在大雪中赏雪,充满了豪迈的情趣。

赏析人:樊东林

◇◇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赏析: 这两句也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诗句,意思是说长城的内内外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黄河的“下”“下”立刻失去波涛滚滚的气势(水结冰了)。“长城内外”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是自西向东,广袤千万里,正与前面的诗句“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显示了作者博大宽阔的胸怀,雄伟旷达的气魄。

赏析人:樊东林

◇◇ 山舞银蛇,原弛蜡象。

赏析: 说明:这是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中的句子,写北方冰雪世界中群山与高原形象的雄伟。

注释:群山蜿蜒起伏,像银蛇一样舞动。高原上的丘陵连绵不断,像一只只白色的象在奔驰。

鉴赏:上联舒展柔美,“舞”字对群山在冰雪中延伸无尽作了生动的描写。下联奔腾壮烈,“驰”字对高原在冰雪中起伏向前的情状作了形象的描写。两联以动写静,引发读者丰富而美好的联想。

赏析人:包雪珠

◇◇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赏析: 注释:“略”是略微的意思,“输”是差的意思,“文采”指在文化方面的才华成就。意思是说他们在文治方面略嫌不足。“稍”指稍微,“逊”的差的意思,“风骚”亦指文化方面的才华和成就。意思也是说他们在文治方面稍微差一些。

鉴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我国历史有所作为的杰出帝王的代表。两联精选他们,典型地概括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作者对他们的评述,唤起我们对这些帝王历史功过的无限联想,丰富的历史形象构成长长的历史画卷,针对性地批评古代帝王的不足。

赏析人:包雪珠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赏析: 注释:“风雨”指暮春的风雨,“飞雪”指冬天的飞雪。

鉴赏:两联叙述季节的变化,上联说“春归”,下联说“春到”,春天的离开,时间是那么短。在词人看来,革命的形势,虽然有“风雨送春归”的曲折,但“飞雪迎春到”毕竟是主流,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词人对形势发展的预测和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赏析人:包雪珠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赏析: 说明:这是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句子,描写了边塞夜景。

注释:朔气:北方寒冷的空气。金柝:古代军中守夜打更用的铜制器具。寒光:清冷的月光。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两联意思:北方的寒气传来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着战士的铠甲。

鉴赏:上下联对仗工整。“传”“照”两字,意境全出,烘托战场上雄壮悲凉的气氛。两联也写出了战士宿营戒备森严,点出战士生活的艰苦卓绝。

赏析人:包雪珠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赏析: 此联出自宋朝郭茂清编的《乐府诗集》中的《木兰诗》。

按字面解释是:“将军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这就会使人产生疑惑,为什么经历千百次残酷战斗死去的都是“将军”,而从军十年胜利归来的却都是“壮士”呢?其实“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在这里是“互文”,互相渗透,互相说明,所以此联的意思是“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概述了战事的频繁,战斗之激烈,岁月之漫长。

赏析人:施兰红

◇◇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赏析: 此联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

意思是说妇女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担。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料,有时也可以指酒。

此联与下联两句“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通过妇女和儿童的后勤服务,体现“五月人语忙”。

“箪食壶浆”语出《孟子》意思是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装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这里用于“饷田”也很形象、贴切。

赏析人:施兰红

◇◇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赏析: 语出白居易的《观刈麦》。

此联与前两句:“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构成一幅特写的画面。又有一个贫苦妇女抱着孩子,在割麦者旁边拾取散落的麦穗,放入左臂上挎着的一只破筐。读此使人一番令人心酸的情景展示在我们面前。她为什么不在家中带孩子,不在自家田里忙活,却抱着孩子来到别人田里捡麦穗呢?一只破旧的筐子已经透露出信息,都是贫困逼的啊!

赏析人:施兰红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寒外声。

赏析: 此联出自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上句的意思是把烤牛肉分给部下。据《世说新语》载,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驳,王济指牛作赌注,与王恺比射,王济获胜,杀牛作炙。后人即以百里指牛。麾下,部下。炙。烤肉。

下句的意思是乐器演奏北疆歌曲。五十弦,指瑟,泛指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有北疆特色的歌曲。

此联意思是以工整的对仗形式,描绘战争爆发前的情状。分给部下烤牛肉,以搞劳出征的土卒。为了激励人心,军中还演奏北疆的乐曲。

赏析人:施兰红

◇◇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

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赏析: 这是晓光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两句诗句,上两句“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说家乡在田野上,是通常的表达;说理想在田野上,便是诗的语言。意思是,我们在这田野上播种理想,播种希望。“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极为形象地描写农民为“理想”辛勤耕耘,充满诗意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带来了大地的丰收,这两句话生动、形象的概括了农民们的希望,且对仗工整,作为一幅贴在农户人家的楹联倒也合适。

赏析人:朱根明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崔颢的名篇《黄鹤楼》中的颈联,写登上黄鹤楼所见之实景: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春草繁茂浓绿。诗人登楼远眺异乡风景,引动日暮怀归之情。这幅颈联对仗工整,但上下句结构上同中有异:“历历”是分明可数的意思,放在树之前形容树的;“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却放在草之后加以修饰。

赏析人:朱根明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两句。对仗工整,平仄相对。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想,那茫茫天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远处独起的一股炊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也只有“孤烟”二字方能壮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一下子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真如《红楼梦》中的香菱所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竞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赏析人:朱根明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黄色。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春望》中的颈联。“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了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家信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赏析人:朱根明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赏析: 语出赵翼《论诗》第三首。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赏析人:张世根

◇◇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赏析: 语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此两句是作者引述战国的齐人黔娄之妻的两句话,作为文章结尾的赞语,赞扬了五柳先锋安贫乐道,不追名逐利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两个“不”字更突出了他对高洁人格的坚持。

赏析人:张世根

◇◇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赏析: 此为杨万里诗句。奔涌的海浪犹如一座白银堆砌成的城郭,静卧大地的江河好像系在腰间的玉带。形象地描绘了海浪江水壮美雄奇的影像,一动一静,巧妙搭配,想像丰富奇特。祖国江水如此多娇,它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励我们热爱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

赏析人:张世根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赏析: 语出李白《渡荆门送别》诗颔联,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李白坐船刚刚还在三峡里穿行,两岸所见到的处处是崇山峻岭,待到渡过荆门山,长江江面突然开阔,浩瀚渺茫,两岸都是平旷的原野,这使长期生活在蜀地的诗人欣喜万分。

赏析人:张世根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赏析: 此联是宋末元初民族将领文天祥著名代表作《过零丁洋》一诗中的第二联。

两句诗均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表达的是国破家亡的悲哀。前句写国家山河遭元军蹂躏,局势危急,南宋王朝岌岌可危,覆亡在即,一如风中柳絮。后句写个人命运动荡不安,一生多坎坷。起兵抗元,多次兵败,眼下被俘,身陷敌手,一如风雨吹打的浮萍。前后句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深挚沉痛的感情蕴藏其中。

赏析人:金振华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叹零丁。

赏析: 此联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的第三联。两句诗分别对第二联的两句作补充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达忧愤之情。前句追忆过去,诗人自赣州起兵,经惶恐滩北上,后来又兵败江西,经惶恐滩退经福建,此时国势危在旦夕,因此说“说惶恐”,以表对当时时局的忧惧不安。后句慨叹眼前,只身被俘,孤掌难鸣,飘浮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两句诗今昔体验交错,诗人百感交集,而这一切又因国家危亡引起,诗人出于忠贞报国,其悲愤之情自然难以名状。

赏析人:金振华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 此联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的尾联。两句诗留传千古,历来为人们所传涌。诗句流露的感情慷慨激昂,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出文天祥的民族气节、血性精神。全诗也因此两句作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这两句诗句面上的意思是: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

赏析人:金振华

◇◇ 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

赏析: 此联抄录于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语文实践活动”中“语文知识抢答竞赛”题目。此联源于传说,苏轼之妹苏小妹读了一书生的文章后,写了此联给予评价。句中贬抑之意显明,指出那位书生既无文功,又无武略,徒有虚表,两句话看似评文,意在说人。写法上,上下两句无论在用词、含义,结构乃至平仄上都对得十分工整,堪称对联中的上乘之作。赏析人:金振华

作者:楹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