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案例

案例



作者:曹会英    转贴自:语文教研组


 

【案例1】“语文教学与生命意识”教学案例:

约会中国诗歌意象

故事发生的背景:

诗词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鉴赏诗歌有许多途径,意象往往是考生选择分析诗歌的重要角度,对意象的把握也关乎对一首诗内蕴的准确理解,而且对众多诗歌意象的情感表征的品味与思想内涵分析,也不难体会到我们古人朴素的自然观和古代诗人高尚情操与伟大人格精神,于是我选择了意象作为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我这个教学设计拟采取板块教学的模式,大致分为寻觅诗歌意

象、结识意象情感表征、品味意象思想内蕴这样几个板块,在“寻觅诗歌意象”的教学板块中,学生结识了梅花、幽兰、竹、菊、荷、蝉月、菊、松、莲(荷)、梧桐、杜鹃、鸿雁、柳等传统诗歌意象,原本准备顺理成章地进入第二教学板块,不料一个偶然的提问却改变了我的教学方向……

故事发生的过程:

我的提问是这样的:“我们刚才从一些伟大诗人的作品中结识了许多诗歌意象,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中国诗歌的传统意象呢?”

我这个提问的用意是希望学生回答出“内涵丰富”之类的答案,

最好能结合某个具体意象点出相对固定的意义,然后就自然进入“结识意象情感表征”的教学环节。然而学生的回答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请看学生的一些交流内容:

诗人眼中的自然是美丽的,如前面提到的“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

    诗人在这些美丽的自然事物中寄寓的情感也是高尚美丽的,如的思乡之情、真挚的友情、纯真的爱情、高洁的理想追求,即使是一些不够积极的凄凉、哀怨、伤感,也给人一种美的回味;

    诗人对自然是充满着敬畏的,许多诗人把自然当成自己的生命归宿,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告诉我们他把自然当成生命的归宿,而且展示出人与自然“物我合一”美丽意境;

    ④诗人把自然界的许多优美的事物当成平等的朋友,倾诉衷肠的知己;

    ⑤诗人对自然是充满了“爱”的,这种爱超越了“敬畏”,也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情爱,自然是许多诗人的“精神家园”,在他们遭遇人生困境的时候就会想到回归这个家园,比如回归田园的陶渊明曾经感叹“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苏轼在人生最痛苦的时候也几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

学生这些精彩的回答完全超越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技巧范畴,而是立足于当今时代、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做出客观的、赋于思辨意味的哲学思考与评价,他们对于诗歌意象的认识已经涉足思想、精神、人与自然……顺着学生的思路,我又追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意在强调学生从旁观者转为对自身人生的思考:

“这些伟大诗人对待自然的朴素情感对于生活在现在、同样崇尚自然的我们有怎样的启示呢?”

请看我摘录的一些学生的交流:

  敬畏自然,不要试图主宰自然;

  崇尚自然就要珍爱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像爱惜自己一样爱惜自然;

  自然界一切事物平等相处;

……

这些回答应该说是在我提问之后、瞬间思考的范围之内。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一位同学的回答所引发的众多学生的议论,让我的似乎已经完全被打乱的教学程序,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地回归了“正途”——我原本设想的第三教学板块(“品味意象思想内蕴”)。这位同学是这样回答的:

“其实,这些美丽的诗歌意象还寄寓了诗人们伟大的理想追

求,超凡脱俗的人格风骨。”

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同学都跃跃欲试。这时我对准备发言的同学提出了一个小小要求,请结合诗作具体分析表述,并首先为学生提供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咏梅诗三首: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陈亮《梅花》)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卜》)

下面就是几位学生的回答分析:

1、这几首诗都对梅花的自然属性进行了歌颂,比如她“清香”的嗅觉美,“疏枝横玉,小萼珠光”的姿态美,“敢为天下先;在困境之中坚守自己的品性”的性格美。

  2、诗人也在托物言志,比如陆游诗中“群芳妒”、“香如故”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诗人在南宋主和派、投降派执掌朝政的情形下力主抗金,从而遭到排挤打击。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称赞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正是诗人表明自己不媚世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这之后又有一些同学的发言:

张九龄《感遇》诗中“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借兰、桂的高洁表达诗人高尚的人格追求;

郑板桥《题画》中“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诗句借兰、竹、石表现诗人自身人格风骨

陶渊明《饮酒》中“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借松树的自然属性赞美了坚挺、傲岸、正直、坚强的人格精神。

 

教师归纳结束教学:

咏物言志,即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情感,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鉴赏此类诗时,首先要善于归纳诗人笔下意象的特征,这是鉴赏的第一步;其次,这些诗中的寄托往往跟诗人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人生态度、生活作风、价值取向相关联,所以我们还要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对意象的内涵做深入的探讨,而且许多诗人在他们的诗篇中寄寓的执守本心的高风亮节、坚守正义的气节、不屈从于权贵的骨气、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媚世俗的高洁……更是我们应当细细品味的,而且应当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这样的人格,你将是一个大写的人;有了这样人格的“一群人”,我们的民族将是一个大写的民族!

 

教后感:

高三年级的学生背负着高考的使命,这使得他们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秉持着功力的色彩:关注知识,关注技能,对知识、技能以外的所谓素质、品德、修养等等非常淡漠,但在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中学生认为无关紧要的素养、修养却往往决定着他们能否准确理解文本和决定作文立意的高度、论证的深度。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与应试的知识积累、解题技巧同样重要呢,我想是许多语文教师都在探索的问题,因为语文学科肩负着人文精神传播与民族精神教育的重任。

《学习的革命》一书的作者戈登先生曾说,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达到三个和谐:即让学生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在教学过程中,由对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了解,进而探究古人朴素而高尚的自然观,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一个珍爱生命的人不仅仅爱惜自身,还要关爱周围一切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卢梭也说过人与自然界本来就是一体的,不能分开,因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就在这里。如果把人与自然界截然对立起来,以「立法者」自居,以「主宰者」自居,那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的生存意义丧失,精神家园失落。 因此,生命教育应让学生学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像善待自己和家人一样善待自然,我想在我的这节课中这个内容自然生成的渗透是非常成功的。

全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上海教育界在2005年也发起“民族精神与生命意识”教育,意在强化中学生健康完美人格的形成,而古诗文教学无疑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了解古代诗人于梅、兰、竹、菊、荷、蝉等优美意象中寄寓的高尚的人格精神的过程中,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一次与伟大心灵的对话,学生的现实人格在伟人伟大人格的扬弃下升华、内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完美的人格形态:名家的咏蝉之作教诲学生如何在人生的顺境与逆境之中自重、自信、自强,不自轻、不自贱、不自弃;郑板桥的题画诗告诉学生为人要有节操、有品位、有骨气;而咏梅诗则教学生认识到做一个大写的人要有坚持正义的责任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还要有在逆境中执着于伟大追求的持久顽强精神。人格教育是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崇高伟大的人格可以安邦定国,造福人类,我的这个教学过程也在这方面有所尝试。(完)

 

 

【案例2】“语文教学与民族精神 ”教学案例:

 

优美的语文

教学背景:

又一届学生走入了我们平淡又平凡的生活,面对他们或文静温顺、或倔强叛逆、但却一律天真烂漫的眼光,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该如何让这些纯真的孩子们面对他们未来三年的语文学习呢?

下面这个课例,课堂上所有教学程序都是教师预设好的,我的一个教学意图就是要让我的学生在他们第一节语文课上就认识到,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我们应该为自己拥有、使用这样一个古老又美丽的语言而自豪。尽管这个课例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偶发事件,但在授课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深深地感动了我,也许,它也会感动你……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现实,激发探究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怎样让学生在他们的高中第一节语文课就认识到汉语言文字之美呢,导语部分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喜欢语文吗?请讲一个喜欢、不喜欢的理由。”

这个问题是第一次走进新高一课堂的我与学生第一句交流,这样一句自然平淡的问话让学生一下子卸去了高中第一节语文课的严肃和拘谨:

“喜欢,因为语文课上会讲许多美丽的诗。”

“不喜欢,因为一讲诗歌就要背诵,太累了。”

“喜欢,因为会读到许多优美的散文。”

“不喜欢,因为许多古代散文要翻译,太枯燥了!”

“喜欢,因为会读到许多同学的优秀作文。”

“不喜欢,因为最怕作文了!”

这些真实本色的回答,矛盾着,冲突着,却又是许多语文教学同行常常要思考、要面对的语文教学的症结;

2、出示这样一组新闻资料:

让我惊喜的是,我出示的第一个新闻材料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

“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

看着许多学生惊讶不解的神情,我问道:“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告诉大家这是全球经济文化最发达的美国的、最有影响的《时代》周刊针对全球正在兴起的‘汉语热’的评价。”

接着我又连续出示了这样两则新闻资料:

“近年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如火如荼,2005年已超过14万,其中

大多是来攻读汉语言课程的。”

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激增,汉语教材进入了许多国家的课堂。

目前,全球学习汉语已超过3000万,到2010年将达到1亿人。”

然后提问:“请大家根据这组新闻资料,思考一下,全球兴起‘汉语热’,原因是什么呢?”

应该说我的问题设计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下面是我与学生简短的对话:

1:“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2:“中国国力日益增强”。

师:“你们讲的不无道理,可这些都是外因,我想一种语言能够得到推崇,总会有它自身的原因吧?”

3:“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

4:“写在方格子里的方块汉字独具魅力,有巨大的吸引力”。

这样的回答分别从汉语言的内外两个角度回答了成因,理性而富有智慧,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对汉文字、汉文化的探究欲望,也自然而然转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

 

二、        巧设问题,浅探汉语之美

在前面教学环节渲染出的情感氛围下,我乘机在ppt上打出台湾“乡愁诗人”余光中的一段话:

“成就自己游子作家的利器就是母语。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中文是真正的中国文化之长城。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

首先安排学生齐声朗读这段文字,然后顺势提问:“余光中说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汉字美在哪呢?有谁知道中国的汉字是谁发明的?”

几位同学异口同声回答:“仓颉。”

师:“那么有谁可以讲一讲仓颉造字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生:“象形字。比如山、水、日、月,都是描摹事物形状。”

师:“以上都是一些简单事物,复杂事物怎么办,比如牛、羊?”

在下面的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又先后追问了如下问题:

“无形的事物该怎样描绘呢?”

“复杂的自然现象怎样表示呢?”

“人的动作行为又该如何描述呢?”

“汉字之中数量最多的是哪一种字呢?”

学生在猜测、争论、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引出了指示字、会意字、形声字等概念,这一教学环节完成之后,许多学生脸上都现出自豪的神情,彼此之间都不由得一再感叹:“我们古人真是聪明!”

 

三、激情创作,体验汉语之妙

在完成了“一探汉字的智慧之美”教学环节之后,又先后引导学生完成了“二探对偶的修辞之美,三探成语的情节、结构之美”,对偶和成语都是方块汉字赋予中国文学、文化的独有特征,学生在律诗、对联鉴赏过程中,体会到了汉字的妙趣横生,而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削足适履、揠苗助长、悬梁刺股、得陇望蜀……等成语典故的交流更使他们体味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让整个教学形成高潮的是“四探文风的雅、俗之美”,这是个写作修改的小练习,修改的作品是这样的:

半夜三更子时归

关门闭户掩柴扉

爱人妻子老婆问

你是哪个何人谁

学生一读此诗兴趣大增,彼此议论纷纷,我问到:“读这首诗,你认为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同义词重复使用。”

“罗嗦。”

“那么,我们帮它修改一下,让语言不要太过罗嗦。”我顺势提出要求。

学生马上热烈讨论起来,做了一些修改,有两字一句的,有三字一句的,还有五字一句的,最后选择了这样两个最佳作品:

(一)半夜归

关门扉

老婆问

你是谁

        (二)子时归

掩柴扉

妻子问

何人谁

修改练习到这里就算完成了,我又追问了一句,“请大家看一看,你们修改的作品比原作好在哪里?修改的这两首诗有怎样的不同?”

学生纷纷答到:

1:“语言简洁了。”

2:“第一首诗语言比较口语化,第二首诗比较文雅。”

3:“第一首诗像一个普通人家的生活场景,晚归的人也许是个农夫、樵夫,第二首诗则像一个读书人家,晚归的人也许是个穷书生吧。”

   “很有见地。所以你们修改的诗比原作还有一个更大的进步,那就是关注到了晚归人物的身份,身份不同,对话就不同,用语就不同,最后形成的风格也就不同。”我的这一肯定让学生原本兴奋的脸上现出大大的满足感成就感。

随之我用如下语言结束了这一环节的教学:

“我们的汉字是不是很神奇,同样一个意思,换了一个同义词语,就呈现出不同意境和风格。世界上只有中国人拥有这样奇妙的语言,你们居然把这种语言运用得如此纯熟,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

 

四、        结束语

华夏民族百代千载以来一直用汉语思想,用汉语交流,用汉语书写,是奇妙、科学、先进的汉语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的智慧智力,铸造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薪火相传、中华文明的万劫不易,靠的是以汉字为重要标志的汉文化独有的兼容性、包涵性、同化性的伟力所在,靠的是以汉字为主要载体的汉文化具有悠久、深厚、丰富内涵的功力所在。

师生共同诵读如下两句:

“我们为祖国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汉语而骄傲!”

“我们为能做一个中国人并懂得中文而自傲!”

 

 

教后感:

回想来到上海三年的教学经历,当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理化学习,我无奈;当学生在学习语文的间隙还在不断翻阅英语单词,我叹息;当复旦学子在汉语言知识大赛上败给留学生队,我悲哀……我切身体会到上海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这个追求享受、注重实际、越来越功利的社会中,语文教师就像是寂寞孤独的清教徒,无奈、悲哀、却又执着地固守着自己的精神领地,坚持着、探索着、不懈地追求着,许多时候我们有一种殉道的悲壮感——只为心中那挚爱的汉语。

在这个有着许多无奈的社会氛围中,该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暂时摆脱功利的诱惑并深深地、发自内心地爱上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呢,这是许多社会学者、许多教育专家都在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上海教育界从2005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理论学习、观念更新固然重要,但教学实践的实际探索其实更为宝贵,至于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渗透,我以为应该借助学科特点,让学生了解我们民族文字的、文学的、文化的特点,并在了解的过程中自然生发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在“爱”的前提下才可以进一步地了解并接纳我们民族的独特的生命意识、在“爱”的熏陶下才可以学习并实践着我们宝贵的民族精神。

总有人说如今的孩子很冷漠,然而这短短的一节课就让我明白了,其实学生是需要一个触发点首先融化掉情感冰冷的外壳,这些触发点往往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学问,它也许就是一个普通的汉字,一句常用的修辞,一首寻常的小诗,一句发自真心的赞叹……然后你就会收获学生火热的激情。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以热爱为目的的语文教学,会让学生超越智力与能力层面的功利性,获得情感的愉悦与情操、品位、审美的渐次提高。

“在培养民族精神时,十分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教学中要着力发掘民族语言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功能,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的悠久文化和优秀传统,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共同文化、共同生活方式的认同感、归属感”, “这种认同感、归属感的培养,靠的是发挥学科的特色与优势,与知识、能力融为一体”,“这是个过程,育人心灵的过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这是于漪老师说的,也是我正在努力实践着的。

 

 

 

【案例3

乐情画意释《门槛》 

——创新阅读的初步尝试

 

背景:

我所认教的是个特殊的班级,同学们私下里叫他“音体美”班,他们自称是学习上的“弱势群体”,但也有令别人羡慕、让自己自豪的特长,他们之中有获得二胡演奏十级证书的文艺特长生,有在区级学生社团演唱比赛中获一等奖的小歌手,有专业已达上海交大录取分数线的美术特长生,而几位同学近乎专业水准的舞蹈表演令人惊叹,此外还有国家级、市级的优秀运动员,他们聪明活泼,乐观向上,善于标新立异。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我时时在思考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但没有想到最初的一次尝试却是被学生“逼”出来的。

教学过程:

   那本来是很平常的一节课,前一天已经布置几位同学去查阅屠格涅夫和《门槛》的有关资料,课上只需读读课文,根据材料介绍,很容易就能读懂大厦、门槛、俄罗斯姑娘等主要意象的象征意义,一节课的教学轻轻松松就能完成。走进教室,发现许多同学冲我神秘地笑,一头雾水地茫然四顾,意外发现黑板上的绘画,正是《门槛》内容的形象描绘:一幢雄伟又似将倾的大厦,一个被夸张了的高高的门槛,还有一位姑娘的背影,真是形神兼备。

“这是谁的大作?” “张艳!”同学们齐声回答。

“不错,不错。我想问个问题,”(看到学生对画作很感兴趣觉得马上进入正题还为时过早)“你为什么把大楼画成雄伟高大、又将要倾倒的样子?”

“我是根据课文内容构思的,俄罗斯姑娘进入大楼,就会遭遇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辱、监禁、疾病、死亡,我想那一定是一个愚昧落后、黑暗腐朽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是不会长存的。”

“真精彩。”许多同学报以首肯和微笑。

“这门槛有些夸张,太高了是不是?”

“我是有意这样画的。门槛内外的俄罗斯姑娘会有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门槛就是很重要的标志,这篇散文诗的标题又是门槛,所以索性醒目一些。”

“俄罗斯姑娘为什么只是背影?”

“课文是写俄罗斯姑娘迈进门槛前与大楼里的一个声音的对话,她应该是一个背影。”

“我觉得俄罗斯姑娘还应该再突出一些,她是主人公。”

 “这幅画只是张艳对散文诗的再创作,只代表她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我想先请一位同学把这首散文诗朗读一遍……” (看到学生对画作不再特别关注,企图回到正常的语文授课程序)

“可不可以用配乐的形式?”

“我带来了几盘带子,有《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罗米欧与朱丽叶》,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还有二胡独奏《二泉映月》,不知道用什么好。”

“《月光奏鸣曲》不合适。大楼里的社会那么黑暗,配清新明快、悠扬婉转的音乐是不合适的。”

“《梁山泊与祝英台》也不合适。太缠绵,这与俄罗斯姑娘迈进门槛时义无返顾的做派是不相符的。”

“‘义无返顾’这个词用得好。《二泉映月》怎么样?”“不行,太凄凉了。”

“我认为可以。俄罗斯姑娘进入大楼,除了面临寒冷饥饿,还有敌人的仇恨,冷漠者的嘲笑,亲人朋友的背叛,还有孤独寂寞和死亡,这还不凄凉的吗?”

“我以为悲哀凄凉的音乐是人被动遭受不幸时的一种诉说,一种无奈。俄罗斯姑娘是明知大厦里是阴森恐怖的,明知自己会遭遇不幸,还要投身其中,这就令人敬佩了,我认为用深沉悲壮的音乐更合适。”

“我也同意这种观点。在查阅资料时我注意到,屠格涅夫写作此文时,俄国发生了一系列革命者针对黑暗腐败社会的革命暴动,其中就有一些女革命家,像微拉、索非亚、他的女友,对这些为俄国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屠格涅夫是敬佩的,《门槛》中的俄罗斯姑娘就是英雄的化身,我想用深沉悲壮的音乐最能体现作者对她们的敬意。”(许多人点头)

在《罗米欧与朱丽叶》的音乐声中,孙斌的表情诵读把大家深深的感染了,许多同学的表情现出少有的凝重。朗诵结束后,全班竟然长时间默然无声。

 

“我有一个想法,在张艳的这幅画中,要突出人物,可以采用着色的方式,为她设计一套有特色的服装。” 一位同学建议。

这倡议一下子又激活了大家的思维:

火红的外衣:因为俄罗斯姑娘迈过门槛之后就将置身于一个黑暗恐怖的世界,她是为黑暗带来光明的人。”

紫色的外衣:在绘画中,紫色是最高雅的颜色,而俄罗斯姑娘那义无返顾的献身精神无疑是最高雅的,最高贵的,最高尚的。紫色还含伤痛之意,俄罗斯姑娘一旦跨过门槛就会遭遇许多伤痛。”

黑色的外衣:黑色是最庄重严肃的,俄罗斯姑娘将要投身的无疑是一种最庄重严肃的伟大事业。”

时髦女郎,”(见到同学轰然大笑,不服气地)“我们现在讲到时髦都是贬义,那是因为我们眼中的时髦是时尚、流行、模仿,其实真正的时髦不是模仿,是创新,创新是需要高深的思想的,俄罗斯姑娘无疑是那个时代的先知先觉者,她的思想是那个时代最新、最时髦、最先进的一种思想。”

白色的裙装:我想俄罗斯姑娘是灵魂最纯洁的人,她选择痛苦,选择死亡,不是为一己私利,而是改造社会,拯救人民。”

天蓝色的裙装:天蓝色是最圣洁的色彩,也是忧郁的象征,俄罗斯姑娘无疑是灵魂最纯洁的人,忧郁也应该是她性格的主要特征,社会的黑暗,亲人、朋友的不理解,周围人的冷漠,都会加重她的忧郁……”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教学反思:

我是在惴惴不安中上完这节课的,平生第一次有了疑惑:语文是什么?这是纯粹意义上的语文课吗?整整一节课,真正意义上的涉及语文,就是那次成功的配乐朗诵,其余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和学生讨论音乐与绘画的问题,尽管我们的讨论也涉及课文,尽管学生兴趣盎然,但语文课可以这样上吗?我试图为自己的这一次“越轨”寻到一个适宜的理论根据:

上海二期课改特别提倡跨学科的学习以拓展学生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跨学科的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该如何处理好其他学科与语文的融会贯通呢?就比如文学作品教学与音乐的关系,我想更多的人是采取配乐朗诵的方式来渲染氛围,或借助言语鉴赏音乐的描写,以语言为主角,这也符合语文的教学规律,但能否反过来以音乐为主角来解读语言吗?《门槛》这节课,同学们虽然主要在谈画面设计,在谈音乐的选择,但都是在不同程度的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且同学们自选的赏析视角也让他们自己领悟到鉴赏文学作品的一种新的途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门槛》这篇文章的内容与学生有时空的距离,这种距离造成阅读教学内容与现实学生生活的严重脱节。如何化解这种因时空距离带来的阅读困惑呢,我的学生们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捷径: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欣赏文学。文学与艺术是相通的,学生既然有绘画、音乐方面的知识积累,有鉴赏音乐、绘画的情感积累,那么从他们已有知识和情感体验出发,去体味文学作品,应该是可以行得通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确实表现得积极活跃,即便那些对音乐绘画不太懂的学生也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也许是鉴赏方式的陌生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

我很庆幸自己在这节课中,没有硬性压制学生的似乎很“不语文”的行为,尽管这也许不符和语文教学的路数,但我以为珍爱学生的个性化创新阅读,从而焕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比什么都重要。<>

(此文写于2002年底)


作者:曹会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