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阅读是个性化的活动

阅读是个性化的活动



作者:姜雅芹    转贴自:语文教研组


 

1、背景

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七课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代表作《最后一片长春藤叶》(也译做《最后一片叶子》),这是一篇自读课,调查表明学生很喜欢这篇文章。我觉得在此文的教学上最容易打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我讲你听,耳口相传的我国语文教育沿袭已久的主要教学方式”的弊端。自然,我对这篇文章的教学思路做了设计,先印发给学生欧·亨利的其它两篇代表作《麦琪的礼物》和《警察与赞美诗》,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资源优势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并且通读包括本文在内的三篇文章,对作者的选材特点和写作风格先做以一般的了解,打算先从学生们对三篇文章的不同角度的感悟入手,然后自然而然的过度到作品中的人物上。

2、教学进程

在学生们对作者的有关资料做了介绍后,我提出了一个很开放的问题,让学生交流一下读了欧·亨利的三篇文章后自己感触最深的话题。(话音刚落,部分学生兴奋起来,给学生大约5分钟的时间,展开茶馆式讨论,同时组织语言)

5分钟后,学生们开始踊跃发言,有的谈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制造出的却是“含泪的微笑”的艺术效果并举例说明,有的谈“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欧·亨利式结尾”也是证据充分(可见学生是真的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有的谈作者独特的选材特点——以纽约曼哈顿街区下层小市民的生活和命运为素材,有的谈作品主题的现实意义,有的谈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有的就某一篇文章里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谈自己的独特理解… …大家各抒己见,认同和反对的声音都有,场面热烈。我看到时机到了,想让同学们再向前走一步,就引出了我的问题:

同学们,在大家热烈的交流中,我注意到有很多同学对本文中的人物贝尔曼很感兴趣。的确,他是作者看似最不经意,实则最具匠心的人物形象。在那样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落魄不羁的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完成了一生的杰作——一片永不凋谢的长春藤叶,挽救了对生活绝望的琼姗的年轻的生命,章显出了人性的光辉。请大家对贝尔曼这个人物形象再讨论一下,尤其是作者构思的“雨夜画叶”的情节,大家怎么看? 7分钟后我们来交流看法。

(话音刚落,讨论声起,场面热烈.7分钟后交流开始。)

学生一:我觉得这个情节使小说前文的伏笔或铺垫得以一一对应。例如前文不止一次提到“琼姗望着荷兰式小窗外对面砖屋的墙壁” ,按照小说写作的元素来说,“枪挂在墙上总有放的时候” ,这样就使得“雨夜画叶”的情节合情合理了。

(不错。第一个学生就从小说创作的情节构思来思考问题,我对他的

回答给以了肯定。这是一种观点。)

学生二:我认为这是作品卒章显志的体现。作品的主旨在于赞美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赞美贝尔曼的伟大人格和心灵。这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点明了小说的主旨,也把情节推向了高潮。

(有学生开始鼓掌表示赞同,能从情节和主旨的紧密关系上来分析,到位!我当然给以肯定。这是第二种观点。)

学生三:贝尔曼是小说的主人公,可是作者在此之前给他的笔墨实在太少,仅有的人生介绍还是采用了冷静甚至略带点嘲讽的口吻,“雨夜画叶”的情节体现了小说创作上经常使用的欲扬先抑的手法,是作者的独具匠心之所在。同时这一情节也使贝尔曼的形象在读者的心中更加丰满、完善起来。

(从创作手法和情节为人物形象服务两个角度谈看法,体现了学生不弱的语文能力,我欣慰的同时没忘记表扬他。此为第三种看法。)

还有一些学生也阐释了自己的看法,基本是对这几种观点的补充和深化。本节课还剩下6分钟,看到时机成熟,我准备请一名学生做最后的总结,这时,有一名男同学把手高高的举了起来,我把时间给了他。

学生四:我觉得贝尔曼的死大可不必。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怎么能轻率的就丢失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下面的同学各具表情,我丝毫没有准备,但我必须让他说完。)我不否认贝尔曼的伟大人格,但我认为他要救琼姗的命,方法很多,完全可以不以失去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叶子可以不必自己画,买一片即可;那样的雨夜,完全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既可以帮助琼姗,也可以保全自己,何乐而不为呢?留住生命还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人,难道一定要牺牲生命才能体现他人格的伟大吗?

(这突兀的声音让我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可是直觉又不能否定他,因为他的观点似乎不无道理,而且我也看到了一些学生赞同的眼神。在下课的铃声响起前,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同学们,准备下节课再讨论交流,我也给自己留下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

经过一夜的思考,第二天我站在讲台上重新提起了上节课的疑问,并请同学们接着交流看法。

刚开始时,仍有学生持同样的看法,有的还认为写作要符合客观事实,脱离了实际就是再生动感人也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依然请同学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这时有许多学生举手发言,我请了其中一名。他说: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但它要高于生活,要进行艺术加工,不能把作品中的情节和生活一一对号入座。试想:老贝尔曼买了类似于不粘胶一样的树叶,为自己做了很好的预防措施,既挽救了琼姗的生命,也保住了自己,皆大欢喜。作品还有这样震撼人心的效果吗?这样想是否太过于自私了呢?那么冷静的先想到了要保住自己再考虑他人,万一这是鱼和熊掌的关系怎么办?”

(有学生鼓掌,我微笑。)

一学生干脆直接站起来说:“要是这样结尾,就不是‘欧·亨利式结尾’了,也就没有‘含泪的微笑’的艺术效果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一定查了不少资料,我肯定了他。)

一名平时不很喜欢发言的学生此时胸有成竹的站起来说:

“我同意前面同学的看法。再补充一点,我认为作者此文的主旨还在于他对世态炎凉的社会的无声的批判,对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高尚道德的肯定与赞美。这一情节虽不能和生活一一对号入座,但它确实打动了读者的心灵,是虚构而绝不是编造,不违背生活规律,也没有矫揉造作之感。戏剧达到高潮时我们会跟着剧情跑,没有人会追究那么多的矛盾怎么都赶在一起爆发了,是不是符合生活。我们要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师生一起鼓掌,为她的勇气,更为她精彩而有说服力的发言。)

最后我做了总结,在同学们畅快淋漓的目光里结束了这节课。

3、教学反思

  语文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每一节课的认知水平是难以提前获知的,人们又常常以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是否落实了重点难点来衡量一堂课的成败。从这一角度来讲,这一节课是不大成功的,老师没有把握课堂进度,近两节课时间解决了一个问题,课堂容量过少。但我认为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这两方面来说还是有它成功的一面的。

其一:这一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的学习理念。我们总是习惯的接受了理念,但在操作时首先想到的是困难,担心学生会不适应,实际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往往被老师无意识的忽视了。本节课学生体现出来的主动学习的精神是空前的,从搜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到阐述观点所体现出来的语文能力,无不让我欣慰。看来,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要积极的想办法而不是一味的担心学生是否适应,教师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留下大块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问,善问,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不同的声音,在共同的探究中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

其二:每篇文学作品都是一个阶段的产物,教师要做好学生用现代的眼光和观念来解读文本的准备。文学作品总是要受时代的主流思潮和作者的世界观的影响,甚至会受那个时代物质生活的局限。作品原原本本流传下来了,而欣赏作品的读者却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更新,在这期间,难免会产生用新观念解读老作品的现象,甚至会因此而涉及到读者认知事物的标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尤其是学生。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宏观控制好课堂,冷静对待不同的声音,既不能强行把课堂“拉”回到所谓的正途上来而压制了学生,又不能放任学生信马由缰,我行我素,要引导学生,和学生共同探究原因,解决问题,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要承担起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任务。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主阵地。通过这节课,我明白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作为教师要珍惜学生的感悟和理解,要保护他们的开放性思维,更要洞察学生内心不和谐的甚至是不健康的思想活动,并及时给予引导和疏通。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事,是再好的教案也不能即时解决的。有时,不囿于固有的思维,灵活些,开放些,反而更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探究心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20035


作者:姜雅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