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葆钧( 1863——?),号宰中,松江府华亭人。清代末年,废科举兴新学时,与进士姚肇瀛等人士,积极倡新学,进行教育革新,将兴办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开办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的“云间书院”改为松江府中学堂。 松江府中学堂的校址,在府署东首,面积16亩。校舍于1903年农历六月开工,1904年农历八月落成,共建礼堂、办公室、教室、宿舍、图书室、厨房等平房60多间,计建设费银17万文。松江府知府田庚任总办,谢葆钧任监督(相当于校长),共聘教职员16人。学制为四年一贯制,不分初中高中。农历十二月招收学生100名,备取20名,实际入学100余人。1905年农历正月二十四日开学上课。 谢葆钧治校有方,训育多策,能使教师潜心于教,学生勤恳于学。一时间,松江府中学堂成为江、浙、上海等地区声望卓著的学府之一。 谢葆钧还兼松江府教育会长,致力于教育普及、全松江府中小学教育的推广,大声疾呼教育之重要,尤小学教育更为重要,颇著业绩。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后,各地相继响应,松江旋即成立军政分府,谢葆钧任民政部长,到任后,立即颁布松江军政分府暂行简章六条,日夜处理政务,甚至亲自带领荷枪士兵,巡查街市,维持社会秩序,以安定民心。他为人耿直而逊,不尚空谈,崇尚实事,凡遇事慎思而笃行。 谢葆钧后来转任江苏省常熟县知事,又调任松江府华亭县知事。此后松江府中学堂校长一职即由倪宗伊(号伯英)、夏曰畸(号芍宾)、孙观澜(号淇园)等先后继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