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拓展语文活动阵地功能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拓展语文活动阵地功能



作者:周菊妹    转贴自:松江一中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大力推进两个《纲要》精神教育

周菊妹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学生民族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我们语文组以“树魂立根”为指导思想,认真学习领会两个《纲要》精神,抓住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两个最重要环节,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实施框架。注重学生的课堂感受和体验,努力把民族精神教育和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全组教师以落实两个《纲要》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为突破,提出了着重抓住“五个一”和 把握好“三个重点”,开展语文教学新思路。
一是确立“一个理念”。 我们语文组多次集中学习讨论两个《纲要》,大家逐步统一认识,中华文明、文化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教育涵盖了一个民族的方方面面,渗透在各个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的体系中。语文学科本身的内涵就应该是民族精神和生命意识,因此语文教学应该体现课程全渗透,深入到语文学科教学各个环节中去。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肩负的责任,认真思考语文教育事业所面临的特殊任务,勇挑弘扬民族精神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担。教学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让所有的学生有一颗中国心,要“树魂立根”,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是明确“一个目标”。 以民族精神教育为本,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大家通过对语文学科本身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探索如何将语文学科所蕴含的人文思想,特别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具体内涵提取出来,尽快实现教学目标的显性化,从而给我们语文教师实施民族精神教育提供理性的支持。同时,我们语文教学还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以“树魂立根”为指导思想,努力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观念。
三是实现“一种融合”。以语文学科教学中实施民族精神教育为突破口,形成语文教学融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既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又融合了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综合培养模式。同时我们还积极拓展语文活动阵地推进两个《纲要》精神教育,如发动全校在寒假写春联、在元宵节写灯谜猜灯谜。我们的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长期以来,本组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为了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了解民俗民风、激发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们语文组的童明辉老师和卢碧贵老师还对全校学生进行了春联和灯谜知识辅导,并要求学生在寒假期间认真书写一幅春联,在本学期一开学就在各班张贴,然后从各班推选出最佳春联在校园展示;元宵节时校园里还挂满了元宵灯和我们语文组教师精心创作和挑选的灯谜,师生猜灯谜、赏灯笼、看焰火成了校园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浓浓的人文气息深深陶醉了每一位师生。在活动中,学生品味出汉语言的魅力,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我们还以年级为单位,每年都要在清明节期间举办高一、高二年级的“革命诗歌朗诵比赛”;在学校的“红五月科普艺术节”中举办大型的语文综合活动,如高一的家庭亲子诗歌朗诵比赛“五月春光五月花,诗潮涌进百姓家”;高二的演讲比赛;高一、高二年级的“松江一中文学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此外,为配合上级布置的各项活动,我们还在全校范围举行了一系列征文活动和古诗文大赛活动。用各类活动营造大语文的学习氛围,力求做到德育渗透,文化熏陶,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树魂立根的效果。
这一系列活动,既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也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语文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和思想素养的提高,真正实现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这个根本性的要求。
四是形成“一套策略”。做到“知”“行”合一,探索并形成语文教学中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策略系统,追求教育过程的德育无痕化,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语文任课教师肩负着加强学生民族教育重要责任。通过学习实践,大家认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守住母语教育的主阵地,成为母语文化的传播者,将母语教育提高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当前特别要强调培养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形成以汉语为荣的民族自豪感。语文教师们应该站在培养民族精神的高度来思考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成为有魂、有根、有脊梁的真正的“人”。在传授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要把学生的感情世界、精神世界融合进去。教师既要读懂教材的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内涵,弄懂语言文字核心里的思想,并推敲两者间如胶似漆的关系。讲课时的语言要像钉子一样敲击在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历久不忘。同时,教师写字、讲话、一举一动都要规范,要“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要为人师而不仅仅是做教书匠。
例如我们在高一年级开设拓展课《走近文化名人》、《古诗文阅读》、备课组在集体开发建设这些校本课程时,大家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学习的基础知识上,对教材涉及到的文言现象进行疏理。但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师们发现这样的处理是沿袭着一条语文工具性的老路,与二期课改以及“两纲“的要求有一定距离。教师们仔细分析,反复琢磨,认识到我们校本教材编写应着力体现为学生奠定民族精神和生命意识的苦心,这正是教师在教学中有机渗透两纲精神的良好机遇。于是教师们各抒己见,很快形成了一个明晰的教学思路;以儒家思想为经,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为纬,对教材内容开展全新的组合,进而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文史知识,拓展教学内容,撰写学习心得和作文。 于是大家 精选一些古代爱国名人,如气壮山河的项羽、至死不渝的左光斗、仗节牧羊、不辱使命的苏武、冲冠一怒、甘赴大义的苏州市民、勇于面对逆境而仍乐观豁达的苏轼、不媚权贵的李白等,使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之气,民族认同感油然而生。一学期实践下来,学生了解了这些文化名人所处时代背景、生平事迹,做到了知人论世,而且还通过对文化名人的经典作品的解读,让学生走近了文化名人的心灵世界,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深受学生的欢迎和领导的肯定由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学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有的教师教后先锋兴奋地说:“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超越了我们的预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这次教学经历让我们语文教师更坚信,语文教材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只要我们牢记育人的本职,课堂教学就是树魂立根的一方阵地。 
五是培养“一支队伍”。总结以往师资培训经验,形成具体的而不是空泛的,个性的而不是一刀切的有实效的培训策略,并为形成一支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作贡献。我组两次选派了10位左右的骨干教师去市里参加“两纲”精神专题培训,并观摩了由市教师学研究会和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的“民族精神教育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回来后又组织全组学习了于漪老师的谈话录,大家都深感受益匪浅,一致认为这些教学研究活动确实有益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业务水平提高,对改善语文学科教学很有帮助。
我们以 “二期课改”为契机,大力推进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的结合,充分发挥语文等学科的优势,挖掘学科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内涵,从而将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到课程实践中去,与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和专题教育有机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并收到一定成效。我们还面向全区开了以贯彻两纲精神为主题的区级公开课,如周菊妹老师的《世间最美的坟墓》、王静老师的《走近爱国诗人闻一多》、谷良的《北平》、那国辉的《唐诗过后是宋词》、姜雅芹老师的《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刘芸老师的《只有扇子崖》等,课堂上师生互动,随着老师讲解的文章历史背景,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并表达爱国热情和对人生的深入认识。这些课均获得听课老师的肯定,任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都深感受益匪浅。这些课潜移默化地把两纲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形式活泼、内容深入浅出,能够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既学到语文知识,也很好地受到生动的民族精神和生命意识的教育。
总之,在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把学校文化看作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尤其重视师生间的和谐互动,因为它不仅可以推动“两纲”的落实,而且可以让教师本身素养得到充实和提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启迪和培养,对学生进行提高生命质量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的精神成长。   
      通过学习实践我们锻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传授知识,还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使学生在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容,同时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对育人责任的清晰认识使他们人人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落实对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为学生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帮助学生建立美丽的精神家园。 

作者:周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