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同课异构展风采活动之二

同课异构展风采活动之二



作者:钟梅芸    转贴自:英语教研组


 4月7日,我校英语教研组举行“同课异构”高一备课组专场活动。此次活动仍由市特级教师何亚男全程参与指导,同时得到松江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兄弟联谊学校华高的大力支持,整个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何老师评价这次活动是松江一中英语教研组“同课异构”作为每年特色性活动的一个很好开始,也得到了教研员张篷老师和兄弟学校华高老师的一致肯定。
由于3月31日高二“同课异构”活动中何老师的指导和点评,高一备课组老师在此次的展示活动前就有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借鉴经验,对自己的教材重新研读,对教法重新设计。他们是对高一新世纪教材第二册第二课“the Sydney Harbor Bridge”第一课时的教授,也就是课文的导入教学。在上一次的“同课异构”活动中,何老师就指出,“同课异构”最根本的意义在于相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方法。课文的第一教时应以学生的课文阅读为主要方式,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为主要目的。根据这两大原则,高一备课组的凌清华老师和郭群老师分别就本课作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教学设计,而同时达到了让学生理解课文的相同目的。凌清华老师以作者在游览悉尼海港大桥时情感的升华为主线,设计了不同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对全文进行理解;而郭群老师则以作者在游览悉尼海港大桥整个过程中时间和动作的变化为主线来设计活动让学生了解了作者的整个游览过程。何老师在点评这两位老师的课时说道,这两节课让她真正有了不同的感受,体现了“同课异构”的内涵。当然她也对两堂课中的细节一一作了点评,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事求是地对我们英语教研组的“同课异构”活动提出“You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你们还要不断努力)
连续两周的“同课异构”活动,不仅让亲身参与展示的老师受益匪浅,也让其他听课的老师获益良多。经过何老师的亲自指导,组内老师对今后自己的常态教学有了清晰的思路,对何老师提出的共性的问题和不足加以避免,努力把“同课异构”活动作为每年的常规工作,以此来检验和鞭策组内老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作为组内教师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机会,另外等时机成熟也想把它作为组内的特色活动向全区展示,接受更大范围的检验。

作者:钟梅芸